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冯必扬 《唯实》2012,(10):93-94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幸福"热。从"幸福某某社区"、"幸福某某乡镇"、"幸福某某县市"直到"幸福某某省","幸福"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很多地方不仅有"幸福"的口号,还有衡量"幸福"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冯必扬 《群众》2008,(10):16-18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改善民生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冯必扬 《群众》2007,(11):25-2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专门阐述社会建设问题,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竞争是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个人或集团在一定范围内为争夺他们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的较量的过程,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里都充满着竞争。由于竞争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是一种淘汰机制,因此,它是社会活力的源泉,对于历史的前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必扬 《唯实》2011,(6):20-2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缓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改善民生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手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在目前改善民生至少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竞争与贫富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竞争与贫富分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不正当竞争和竞争限制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急速拉大的直接原因。惟有严格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坚决消除各类非效率的、不必要的竞争限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民收入的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可能避免竞争带来的贫富分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制度总要与社会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社会制度就会发生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社会制度的合理变革就是社会制度创新。那么,什么样的制度变革才具有合理性,才是一种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通常又有哪些方式呢?本文...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经济现代化,而且也表现为社会的现代化。江苏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就必须使江苏社会组织的发展符合现代化社会文明取向的目标体系。中共江苏省委提出“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江苏社会管理新局面,使江苏不仅在经济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上也走在全国前列”。为此,我们要加快社会组织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江苏如期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风险、风险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虽有联系,但在时间的维度上、社会的内涵上,风险的内涵、范围、来源、预警及其后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正确把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就不会误用这两个概念,更不会把它们混同为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转型期竞争导致社会风险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西方学者关于社会风险起因理论的评析基础上,对竞争产生社会风险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分析竞争产生社会风险的条件时,本文提出了两对新概念:竞争的自致性损失与非自致性损失、竞争的有补偿损失与无补偿损失。当竞争损失是无补偿损失、非自致性损失时,竞争就必然会有社会风险。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竞争存在大量无补偿、非自致性损失,所以其竞争具有高社会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