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价值的分配工具,强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执政党作为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在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可以说,执政党对于政策各环节的掌控能力和作用大小,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重要外在体现,因此,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住党的政策能力建设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2.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机制,如何协调两种治理机制,更好的发挥整体社会治理效果,是建立科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既得利益是社会利益格局之一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违背"公共性"的既得利益却是社会发展的"毒药",不仅侵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还会严重降低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因此,必须加以破除。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着自己职业群体的合法既得利益,也会存在着不为社会认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探寻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的内在机理,设计合理的治理路径,对锻造和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范公共性要求的公共政策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终结是因由政策环境变化、政策功能的弱化或丧失而进行的政策变更、终止等一系列活动。从表象上看政策终结的原因是政策功能的弱化或丧失,以致政策执行无法带来所期望的正向效果,但实质上政策终结是缘自政策公共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政策能力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内涵及表现形式之一,影响着公共权威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合法性及权威性。在后现代社会,面对层出不穷,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已逐渐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廓清政策能力概念,有助于对政府行为作出科学的评估,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助于夯实政府的合法性。这些将是决定一国政府得以稳固执政的重要条件,也将是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序列中取得优先位置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公共性丧失是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是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东杰  徐敏宁 《岭南学刊》2013,(3):36-40,107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公共权力因素,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比普通的公众更具复杂性,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往往也更多。现实中,领导干部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或者领导干部人际关系冲突的类型主要有:因职业而起的工作间人际关系冲突、因身份而起的人际关系冲突,及回归普通人“本原”状态的人际关系冲突。要化解这些人际关系冲突,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领导干部的自我修炼,即确立正确的利益观、自我“公共”身份的认知,以及一定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