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要求为官者以道德操守为重。为官者应具备的道德操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清正廉洁为要、以忠君爱国为首、以爱民利民为本、以戒奢从俭为先。中国传统社会中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及清廉勤勉的清官廉吏代表,他们所倡导与表现出的清正廉洁、为国爱民、戒奢从俭的道德操守,值得当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为农民权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社会语境,也为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证成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下,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根基不仅隐藏于道德道义论与效果论的融合之中,而且体现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以及法治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中。农民权利发展离不开以平等、公平和正义为核心的价值构造,而推进农民权利制度的优化与权利机制的更新,培育与塑造现代法治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促进农民的"人的尊严"的实现,则是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刘同君  夏民 《唯实》2002,3(3):24-28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存在价值的悖反。现代伦理精神的建构,有赖于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现代伦理精神建构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教育的扭曲变形、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可避免地引发道德及其行为的失范;而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的法律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修正过程。法律制度变迁中的工具主义理念、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建构程式以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性因素是形成法律发展之路径依赖的主要缘由;突破法律发展锁定状态的有效办法是实现路径创新,即弘扬权利本位理念、开展法律文明间的对话以及构筑法律发展的和谐型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行政立法是行政法治的基础,实现立法价值合意对于行政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一些理念滞后以及制度缺陷等原因,我国行政立法在价值合意实现方面还有诸多可完善之处。行政立法民主、行政立法正当程序以及均衡立法等观念的确立以及行政立法程序制度、行政立法民主参与制度的完善可以保障价值合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法律发展必须面对合法化与价值诉求问题,如何谋求法律知识化、话语合法化,是审视当代法律发展的重要方法;从法律与知识的应然关系入手,正确认识法律知识的功能与法律知识化的维度,并在法律知识化的建构中寻找、追求法律的精神和理念,是诠释当代法律发展的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