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7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文章围绕雷克利斯在其遏制理论中提出的四个基本概念即外部压力或拉力、内部推力、内部遏制、外部遏制对刑讯逼供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提出外部压力或拉力的牵引与内部推力的推动强强联手击败了内部遏制与外部遏制的软弱抵抗,从而造成了刑讯逼供行为的屡禁不止,进而指出减轻外部压力和内部推力的某些不良影响、增强内部遏制特别是外部遏制力量的发挥是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中国的容隐制度和西方的亲属拒证权进行考察发现,亲属容隐制度与西方大多数国家所规定的亲属拒证权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虽然这项制度在建国后被当作封建消极的东西予以摒弃,但是在当代中国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回归的现实基础,应当在立法中重新设立这一制度。对“法不容情”应作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23.
司法审查作为美国司法制度于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确立,并已走过200多年的历史。尽管从其诞生之日起,司法审查制度就因其并非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所明示的权力而饱受争议,但司法实践证明,稳定的司法审查制度是适合美国的政治制度,司法审查权是美国宪政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24.
刘昂 《河北法学》2015,33(4):176-183
医疗“知情同意权”(Informed Consent)作为英美法系的产物,是一项重要的私法原则,在其历史发展的嬗变中,始终与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重要人格权概念密切交织着;在美国医疗诉讼法律史发展过程中,知情同意权构筑起了严密的逻辑演进路径,即从“医师标准”到“患者标准”再到“理性人标准”的嬗变,形成了一项独特的免责特权制度.同时,对“知情同意权”的适用和侵权保险保障机制做出了合理的规制,这对当前我国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法律启示.  相似文献   
25.
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透视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热情,许多学者针对该规则的产生背景、价值、发展、在我国的构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警察违法侦查活动的抑制、对受到侵犯的公民权利的救济、对人权的尊重、对司法公正的维护、对国家权力行使的限制等价值被深刻的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26.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一定要满足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目标的需要,契合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履行末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司法工作职责的需要.只有深入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价值目标的层面才能洞悉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价值根基,才能结合不同的价值目标明确社会调查报告应着力反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7.
刑事诉讼证人证言在诉讼证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在这种证据的运用和审查判断中存在着一些怪圈。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证人证言现存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但是,欲走出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怪圈,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8.
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肩负历史的使命完成民族复兴的大业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不用法,没有直面时代经济、驾驭市场经济的法律实践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不可能在开放的市场中立于不败。本文从教学模式上提出了几点增强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29.
获得权利告知的权利是被追诉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与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共同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权利制约权力的理念。本文从遏制刑讯逼供的角度,分别就该项权利的含义和内容、对遏制刑讯逼供的意义及我国立法在该项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0.
刑事诉讼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是刑事诉讼中的正常现象.从其转换的形态看,有基于司法独立的禁止转换、基于诉讼角色竞合的单向转换和基于案件事实变化与司法人员认识分歧的双向转换三种类别.不同的转换情形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应遵循的规则不同.诉讼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对其转换前后的刑事诉讼程序具有重要影响.诉讼参与主体角色转换理论研究对有效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具有促进作用,对刑事诉讼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推动性,对刑事诉讼主体角色转换司法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