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7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刘昂 《法学杂志》2007,28(2):120-123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与电子信息情报网络时代的到来,知情权已日益成为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的被害人,其知情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以利于其更好地参与诉讼,实现合法权益。但是现有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却存在诸多漏洞,本文试图以刑事诉讼的五大程序为线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2.
刘昂 《人大建设》2023,(8):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近年,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民主平台和载体建设,扩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3.
刘昂 《青年论坛》2003,(5):64-65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转变德育观念 ,构建适应时代特点的现代德育方法体系。在德育过程中 ,由单纯灌输转向双向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最大限度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以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4.
刘昂 《法制与社会》2013,(22):250-251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患者作为弱势的一方,对医疗行为的认知程度低,但却希望接受最好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实践中会存在诸多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和检查的情况。本文研究何种医疗行为可被认定为过度医疗行为,同时思考在认定过度医疗行为之后,医疗机构如何对患者进行经济赔偿乃至精神赔偿,如何对医疗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45.
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大,增长迅速,并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平衡、家庭化趋势明显、总体社会融合度不高等特征,根据目前现状和特点,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结构、居住状态和就业趋势作出预测,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试图通过举证责任倒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录音录像规则、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等制度遏制刑讯逼供。就刑讯逼供的遏制而言,需要明确的是,同一刑讯逼供行为,既可以是实体法中的证明对象,也可以是程序法中的证明对象;在作为不同性质的证明对象时,在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方面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7.
刘昂 《法学杂志》2016,(9):94-102
我国试点时期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具有四个主要特点,即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从轻处理、公检法司四机关联动案件办理以及以司法公正实现为基石.速裁程序是区别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新的程序类型,理论界与实务界对速裁程序的价值、适用范围、审理方式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建构应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需要,符合多元价值目标要求;应做到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有机衔接,形成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应切实保障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并遵循刑事诉讼规律和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8.
课程项目化是法学教育本质的遵循,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生和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看,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教师传统学科式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具有形式化倾向、体系性不足、有效教学监控体系欠缺以及师资队伍与项目化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应促进法学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合理设计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并加强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49.
中国慈善事业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立法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法律立法上的问题及制订《慈善事业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0.
关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市场主体集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可以从其承担的职能、产权性质以及法律性质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其承担的职能来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应该为成员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非赢利服务,在不影响这一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基于该组织在农业服务领域的优势,向社会提供适当赢利性服务;从其产权性质来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权性质是指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的、资本和劳动相结合的股份合作性质的组织;从其法律属性来看,只有规模和组织化达到一定程度,承担职能比较复杂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获得法人资格,否则都被视为合伙性质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