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步入现代化社会 ,人的现代化问题也随之而来 ,而具备现代意识则是人之现代化的一个首要前提。本文论及的现代意识主要针对期刊编辑。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既关系到期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也关系到期刊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于社会的问题。因此具备现代意识应该是现代化社会对期刊编辑的起码要求。   1 信息意识在现代化社会中 ,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日益信息化。面对纷纭繁杂的大量信息 ,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 ,是指期刊编辑主体对于信息的观念系统。它是关于编辑对信息量接收、加…  相似文献   
42.
实践美学新证──兼解马克思《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刘晓英实践美学即马克思主义美学。综观苏联和中国有关实践美学的代表性著作,尽管其体系、内容和某些观点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认为对于美的本质的实践性解释是实践美学的基础,是实践美学得以立足之处。...  相似文献   
43.
稻花香飘公仆情──记前郭灌区红光农场场长、党委书记王荣禄刘晓英前郭尔罗斯是松辽平原上的一块黄金宝地。这里,松花江波光粼粼,沃土流金滴玉。在这块风光旖旎的草原上,坐落着一个绿水人家绕、稻花百里香的“塞北江南”小镇,即驰名遐迩的前郭灌区国营红光农场。昔日...  相似文献   
44.
欧洲哲学起源─—前苏格拉底思辨牛顿P·斯特克尼克特罗波特S·布鲁姆鲍格著刘晓英译谭明冉校最早的欧洲哲学是古希腊文明的成果,这种古希腊哲学家描绘的思辨图景,至今仍以其广泛的朴素性令人感到新鲜和记忆,但是,这种思辨图景在逻辑上是不稳定的,而且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4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探索中,生存哲学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对于以个体人为出发点的生存哲学而言,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哲学研究死既不同于生物学,也不同于社会学,更不同于宗教。它是把死作为生的一个视角,在经验与超验两个层面上界说死,从而让死对生"有所作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格外关注死亡问题,并使其成为他的生存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死"作为"生"的"悬欠"而"先行到死",从而"向死生存",这是海德格尔生存论意义上的"死"昭示出的哲学意蕴。这种哲学意蕴之于中国当代生存哲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马克思和本世纪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述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主体,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只是理性主体,即人作为主体只是一个抽象的大写的“自我”,这个“自我”实质上只代表人的理性。人作为主体等于说,世界被人的理性所主宰。主体是同一的,因而在传统哲学中不存在主体间性问题。19世纪的马克思和本世纪的西方哲学以生活主...  相似文献   
47.
古希腊哲学中的"本原"作为万物之"所出"和万物之"所归",表明哲学寻求"终极"的目的在于规约人类文明的走向.哲学的这一索求并非虚妄,事实上,至少在文明取向的意义上,终极不仅存在着,而且不可或缺.人类文明既是"人为"又是"为人"."为人"之于"人为"是无条件的,它由此构成人类文明的终极取向.终极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哲学面向这样的终极,才使它有了不同于科学的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哲学以科学理性言说终极,而终极即使在超验的意义上也并非科学的抽象,因此科学理性无法达于终极.终极独特的存在方式,生成了哲学独特的理性方式.  相似文献   
48.
"大地"是海德格尔对于他的"存在"的一种隐喻性道说.大地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存在的诗意性,而且深刻地隐喻着存在之于人的底蕴性.如果说传统哲学的存在是一个静止的抽离了一切杂多的理想而圆满的"一",那么由大地表征着的这个存在却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无限丰富而又充满缺失的"多".人沉入大地,就是进入自己的本质性生存,就是走进自己生命的魂根.人之于大地,不是消极地去体验,而是积极地去生成.天空是人沉入大地的必要通道.大地与天空的关系既是生和死的关系,也是有和无的关系.进入天空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回归大地.  相似文献   
49.
美的特征问题,目前在美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考察美的特征是深入研究美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美的特征,对美的其他问题的研究方不至脱轨离辙。 关于美的特征,就我所知,有云:“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创造性”(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学基本原理》),亦有云:“形象性”、“创造性”、“功利性”、“客  相似文献   
50.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建构刘晓英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为审美性情感具有哪些特点?审美主体是否有必要以及应如何进行情感建构?这些问题在现今的美学研究中,还未能系统地展开和深入。笔者试就此进行探讨。一、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