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伊斯兰文化理论及实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琴 《西亚非洲》2006,4(9):26-33
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伊斯兰教首先是和平的宗教,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旨在通过宗教实现人类和平。圣战是重要的伊斯兰文化理论之一,它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一直与伊斯兰教相伴生。圣战还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它包括内部冲突、对外冲突、战胜敌人和战胜自己的私欲。在伊斯兰教诸多精神中,圣战精神最具魅力。服从理论是伊斯兰教的精髓之一,伊斯兰教是服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服从使者也是根本特征之一。在神权至上的伊斯兰社会里,服从意识成为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特色。报应理论,是伊斯兰的经典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理论与社会生活十分密切,在社会上有很大市场及文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后重建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的最终结果是 ,萨达姆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伊拉克战后重建主要包括 :政治重建、经济重建和安全重建等。战后重建的主导权被掌握在美国手中 ,由占领当局一手操纵和控制 ,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后重建进展十分缓慢 ,经济重建资金严重短缺 ,安全局势危机四伏 ,反美袭击一浪高过一浪。现状显示 ,战后重建难题远远多于战前和战时 ,移交主权、恢复国家主权、还权于谁 ?结束占领、审判萨达姆等 1 0大问题难以解决。伊拉克人发誓 ,只要美英联军不撤军 ,反美袭击就不会停止 ,战后重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20日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4周年的日子。4年过去了,这场战争留给今天伊拉克人的依然是冲突、流血和哭泣,美国在伊拉克亦深陷困境,遭到国内外的强烈反对。此前的2007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世界瞩目下,正式公布对伊拉克新政策,其要点是:向伊拉克增派215万人的作战部队和7000人的支援部队,以帮助平息伊拉克的教派冲突、巴格达内外的暴力活动;要求伊拉克马利基政府承担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31日,埃及大选正式拉开帷幕,埃及最高总统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和登记于4月20日结束,总统选举投票将于5月26日、27日进行。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埃及总统大选引起世界高度瞩目。谁在为塞西"保驾护航"?关于塞西竞选总统早在国际社会的预料之中,今年1月27日,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推选埃及军方领导人、国防部长塞西竞选下一任总统。  相似文献   
15.
叙利亚“化武换和平”方案付诸执行,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影响巨大,这是冷战结束后,该地区首次出现的缓和局面。它的重要历史意义是扭转了该地区国际关系秩序,使即将爆发的对叙战争由军事手段转化为外交手段,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将成为总体方向,继而影响到伊朗核问题也出现了政治解决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中间主义”是伊斯兰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正确掌握这一思想对把握中东地区局势的发展十分有帮助.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和主张包括宗教、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015年,恐怖主义活动更加猖獗,各类恐怖事件在欧洲和中东相继上演,"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组织的恐怖活动迅猛升级,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处决欧、美、日等国被俘人员。它们的活动升级,作为报复美欧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势力其行动更具流动性特点,已把袭击的战场扩展到美国的反恐盟友,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复仇烈火。日本人质被杀:安倍玩火遭报复2015年1月24日、30日,两名日本人质先后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这是继1月7日法国巴  相似文献   
18.
1955年,教育券在世界各国的实施年限还较短,实施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多。浙江省长兴教育券从2001年开始实施,几年来,一直发挥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功能,而未能涉及公共教育经费拨款体制的改革。可以说,目前的长兴教育券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一种举措,与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较接近,所针对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内大量存在的,所以已经在许多地区推广应用,浙江省政府针对农村教育的“四项工程”中,对于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就采用了教育券的形式。长兴教育券想突破“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而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  相似文献   
19.
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文化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伊斯兰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标志,伊斯兰教早期的政治制度为政教合一,其宗教、政治实践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在清真寺进行动员、策划、实施。后来政教分离,不再是一体,但许多政治家还继续在清真寺从事政治活动,民众也习惯在清真寺接受那些政治家的政治宣传。不论是政教合一或是政教分离,清真寺的政治作用始终存在,政治认同也一直存在。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等场所。在伊斯兰社会发展中,清真寺是宗教、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生活变迁的产物,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生活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清真寺文化处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其价值是多元的,不仅具有宗教价值,还具有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等。  相似文献   
20.
清真寺文化是指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文化,它是伊斯兰宗教文化理论的实践地。在阿拉伯社会发展史上,清真寺的产生是伊斯兰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它标志着阿拉伯人由散居的游牧社会向文明的定居社会发展。清真寺作为这一社会转型的分水岭和见证,扎根于伊斯兰社会,由宗教场所进一步发展成为清真寺文化,它标志着中东地区人民从传统的游牧文化、沙漠文化转型为定居文化。清真寺是由传统多神教转为一神教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由氏族宗教转为国家宗教的里程碑。清真寺构成庞大的伊斯兰社会,它注重个人与社会同步发展,体现宗教本位价值,赋予穆斯林皆兄弟的人文理念和人人平等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