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正制定《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立法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按照省委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将黑土地保护立法列入立法计划,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依据,紧密结合我省黑土地保护的实际,经过省人大常委会两次充分审议,由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通过后,法制委法工委精心组织,利用  相似文献   
402.
都是酒精惹的祸——“酒后滋事”类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文化”在中国的根深蒂固,不仅体现在今年引起公众和立法界关注的酒后驾车肇事等恶性事件中,一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官在工作中发现,酒后滋事占该院受理的寻衅滋事类案件的80%以上,且女性和在校生酒后滋事的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03.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方向。但不发达地区建设公共财政有其特殊性,市场体系不成熟、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管理体制不协调都影响到这些地区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和质量,这就要求我国在建设公共财政制度时必须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充分认识到落后地区建设公共财政制度的实际需要,促进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顺利改革。  相似文献   
404.
论风险社会视域下多元化群体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Liu Tao 《长白学刊》2009,(5):119-123
当前,群体利益冲突是我国利益群体多元化中的重要表征,也是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群体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物质利益的冲突和群体价值利益的冲突,制度性失衡、政策性失衡和执行性失衡是导致群体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及时化解群体利益冲突,防范社会风险,需要创新制度安排,保持利益群体多元分化中的秩序;完善公共政策,统筹兼顾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权力行使的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405.
刘涛 《理论文萃》2009,(5):28-32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06.
樊文  刘涛 《中国民政》2020,(2):17-18
2019年11月16日,首次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以地名为载体,以人为锚点,全面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生动呈现出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有效激发了全民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07.
在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中,身份和利益是国家最重要的两大属性,也是影响领导人战略决策的两大最关键依据。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对中国的身份定位是:中国是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国家,国内矛盾始终不曾化解,外在威胁始终没有减弱,中国在冷战大环境中是一个受威胁的弱者。对于中国此时期的利益定位,毛泽东认定的利益是反苏抗美符合中国利益(这一认知在实践上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受威胁的弱者的身份认知和反苏抗美的利益认知,极大影响了毛泽东的对苏战略决策,决定了后续十余年中苏对抗的关系大走向。  相似文献   
408.
人类文明在21世纪实现了生态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弥勒净土思想是梵净山佛教弥勒信仰的重要内容,包括兜率净土和人间净土。佛经对两种净土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图卷。梵净山佛教弥勒信仰的生态理想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无疑是一致的,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09.
4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