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围绕福鼎市创建人大代表活动站、激活闭会期间代表活力这一主题,本刊2012年第5期特别策划《铸鼎之力》刊发后,在全省各级人大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结合自身工作,畅谈福鼎经验留给人们的启示以及开展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42.
刘能 《人民政坛》2012,(12):38-38
《人民政坛》编辑部: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时,时常有邀请我们这些人大代表参与事前的调研或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请问,在参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活动中,人大代表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反映意见建议呢?佚名2012年11月2日  相似文献   
43.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1):30-37
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较完整地介绍了越轨社会学领域中有关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种种理论取向 ,结合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中可能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的社会趋势的分析 ,对各种越轨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评估。进而建构出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研究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 ,并给出了如何控制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2):32-40
续上期二、当代中国社会情境中与青少年犯罪现象相关的重要社会趋势在介绍了越轨社会学中的各种理论取向 ,以及它们关于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专门研究之后 ,我们希望能够回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当中 ,讨论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社会趋势。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青少年犯罪现象背后的重要社会趋势 ,如皮艺军把建国以后的两次生育高峰 (分别是 195 0年代中期和 1980年代初期 ) ,列为整个 1980年代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的主要原因 (皮艺军 ,2 0 0 1:3 0 0— 3 0 1) ;而郭星华也把我国社会孩子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列为青…  相似文献   
45.
一、术语的界定 实地研究这个词,如果翻译成“fiekl research’, 的话,在社会科学界有一个比较狭义的界定,在不 同的学者那里,它有时候也被称为“田野工作 (field work)”、“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meth- od)”、“解释性研究(inte甲retative researeh)”、“个 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6.
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乡村居民向都市地区的大规模跨区迁移,已经成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最引人瞩目的结构性社会变迁力量。在这一力量所引发的诸多社会后果之中,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极有可能导致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本文针对这一人口学动态对城市社会安全的可能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提炼出一些有研究潜力的自变量组,进行理论命题的阐述,并解释这些命题背后潜在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7.
从《江村经济》伊始,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历时态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命运的关注和反思。本文希望以民族复兴这个概念为切入点,将费先生对历时态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命运的关注,纳入一个特定的时空社会学框架之中进行解释。论文具体分析了如下五重历时态:(1)1911[1840]—1949,两半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对应的是费先生早期的村庄生计研究(以江村研究和云南三村研究为代表);(2)1949—1978,历时30年的制度性隔离(以及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复兴之基础的多重结构性牺牲[structural sacrifices]),对应的是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学科遭到取消的学科命运和当时代重要社会实践的历史演进;(3)1979—2008,改革开放和中国重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应的是费先生提出的发展模式论(其主要理论要素为内生发展模式的多样性);(4)文化自觉作为消减中国悖论(经济上的融入与政治上的怀疑)的一个理论范式,对应的是费先生在文化欣赏与文化接纳这两个概念基础之上,对中国现代性崛起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的战略思考;(5)从文化自觉到制度重构,对应的是延续费先生的这一战略思考,如何在后费孝通时代继续推进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构,以便真正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8.
人大要闻     
正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8月24日,按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要求和省委整改落实工作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常委班子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精神,聚焦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责任,从严从紧从实把巡视整改与深化标本兼治结合起来,做到  相似文献   
49.
刘能 《人民政坛》2014,(3):40-40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县人大代表。我所在的乡镇某村有一个养猪场,严重污染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村民多次向县环保局反映,但养猪场污染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村民们很有意见。今年初县人代会前,激动的村民们又一次找到我,要求我在人代会上提出对环保等单位的差评建议,甚至要求我在政府工作报告表决时投反对票。我认为尽管政府有些工作做得不够好,但也不能轻易提差评建议、投反对票。请问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0.
本文尝试以汶川地震为主要案例,结合国内外多个其他灾害案例,阐明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两大视角,分别为灾害和现代性视角,以及灾害和社会变迁的视角。论文指出,人类行为的在先性(human prior activity),已经成为灾害生成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机制,因此,人类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人类普遍的灾害预防努力,便成了我们理解灾害现代性的两大核心内容;其次,民族国家内部救灾努力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以及危机后紧急规范的引入,也是例证灾害与高度现代性之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第三,整个救灾社会过程的逐次展开,同时也是低度现代性和高度现代性相互遭遇的一个重要场合,因此构成了社会科学家实地观察社会互动的一个良好案例。在把灾害导致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区分为三个层面——灾害相关的宏观社会动力机制、灾区中观社区形态变迁和灾民微观适应行为——之后,论文也对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多个类型的社会变迁做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