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在审执关系的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我国司法权的本质,加强审判权和执行权的制度创新.在审判权与执行权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在立法上对执行权进行明确规定,加强审执兼顾,深化审执分立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审执分立的现象,进而探讨审判权与执行权关系构建的方法,推动我国司法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难度较大主要是基于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对于这类案件的解决,需要把握 案件的核心逻辑,寻找相应的法律关系,找到对应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层层剥离其中存在交叉的法律关系,并最 终得出案件解决方案的结论。本文中的案件所涉及的不动产刑民交叉纠纷的解决,其前提是通过判断行为主 体构成“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导致主合同的无效,而这种主合同的无效并不是基于刑事判决的影响,刑 民交叉案件中,刑事判决并不具有高于民事判决的效力。基于主合同无效,从合同即担保抵押合同亦无效, 银行对于涉案房屋的担保物权无法善意取得。因此,涉案房屋应当归还给原所有人。  相似文献   
73.
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应由刑法目的与任务决定,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则应由罪刑法定原则赋予.<刑法>第3条"中国特色"的双向表述,使刑法目的、任务与罪刑法定原则各自应承栽的刑法机能被混同和单一化为社会保护,并由此注定了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先天缺失.针对体现入罪机能的我国罪刑法定原则,要通过犯罪论的实质化对刑罚规范和构成要件从实质上进行解释,将刑法虽有明文规定但尚未达到可罚程度的行为排除在处罚范围之外,以建立"有罪不一定罚"的出罪机制,从而实现经典罪刑法定原则以及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并区分刑法目的、任务与原则各自不同的机能使命.  相似文献   
74.
刑法中的犯罪论体系,依据其是根据事物本身论理还是根据一定目的而建立,可分为范畴论和目的论。犯罪论体系是范畴论还是目的论,是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的原点问题。要解决形式与实质犯罪论这一新的刑法学派之争,必须联系犯罪论体系的范畴论与目的论予以考察。现代刑法提倡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同时,由于刑法法益保护目的的要求,在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问题上,它要求由以往形式判断转向从处罚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刑法中的构成要件。这种基于实质可罚性把握的犯罪论体系即为实质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75.
(上接第二期 )三、行政刑法的法律定性与学科定位行政刑法的定位 ,既涉及到行政刑法究竟是属于行政法还是属于刑法 ,抑或二者兼具这一基本的法律定性问题 ,也包括其在学科上能否作为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分科这一学科定位问题。当然 ,法律定性是学科定位的必要前提 ,学科定位又是法律定性的必然结论和最终归宿 ,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 )行政刑法的法律定性如前所述 ,要科学地解决行政刑法在法律上究竟是属于行政法还是属于刑法 ,抑或二者兼具这一基本的法律定性问题 ,就必须首先对作为行政刑法界定的行政…  相似文献   
76.
正派出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是社会平安建设的"前哨站",为进一步创新人大司法监督,拓展听评活动范围,菏泽市定陶区人大"听评庭审促公正"活动走进区法院派出法庭——游集法庭。2017年11月30日,定陶区人大常委会组织12名区人大代表,在区人民法院游集法庭旁听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借贷引起的纠  相似文献   
77.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智慧成果,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逻辑方面与既有实践成果之间尚未实现科学衔接,智慧法院建设还存在着实践应用不充分、系统融贯性不畅和在线诉讼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实践运用的基本方案是,在"人工智能+司法"的格局之下,借助数字孪生、拓展现实、隐私计算、情感计算等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智慧法院建设的实践运用;在运用前景上,以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指导智慧法院4.0建设,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制度的协同融合推动智慧法院内涵发展,以此推动司法理论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诉讼需求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通用技术与专有开发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提供技术机理和法理结构。  相似文献   
7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丰厚滋养,转化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奋进力量。湖北省人社部门要深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湖北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工作要求,不断开创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湖北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相似文献   
79.
我国应该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颁布至今,我国刑事立法已在犯罪化的道路上行进了三十余年。现行刑法典及八部刑法修正案均是犯罪化的有效成果。重刑轻民的中国法律传统在当今社会以对刑法的过度迷信与依赖、以不断设立新罪的方式变相地表现出来。效仿德日轻罪入刑以扩大刑法犯罪圈,强行将《治安管理处罚法》纳入刑法轨道,改变我国刑法严而不厉的立法模式,这样的做法既不符合中国作为大国法治之要求与特点,也无法获得如同西方的法治实践效果。面对我国刑事立法犯罪化的高热态势,今后我国刑事立法应该停止刑法调控范围的扩张,拒绝进一步的犯罪化,并适当实行一些犯罪行为的非犯罪化。  相似文献   
80.
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巩固基层是组织部门的应尽之责,作为组织部长,应把下基层作为履职之要。近年来,恩施州以“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为契机.要求各级组织部长和组工干部在基层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在基层改变作风、树立形象.推动了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升了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