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与问题范式不是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而具有辩证统一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而决不是单纯的理论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由板块构成的,它涵盖了具体结构、分析结构和描述结构。要防止走进“线性”论、“非意识形态”论和板块思维的误区。  相似文献   
22.
刘长军 《前线》2023,(11):9-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包含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进历史主动的历史逻辑,在“两个结合”中传承创新、融会贯通、互相成就的理论逻辑,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中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的实践逻辑。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3.
65年前,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党性修养的"三不一真"原则,对加强党的建设和统一党的领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党性不纯是违背"三不一真"根本要求的,我们要深究其因,医治其病灶。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现"三不一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4.
建立融入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它强调灵活性和主动性;形成驾驭机制,提高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保障性因素,它强调战略性和原则性。融入机制与驾驭机制的辩证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本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5.
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新举措,如何有效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充实内容等方面促进网络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6.
"异端论"客观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其与"正统论"辩证对应.以实践标准检验它们正确与否.是处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有正常形态和非正常形态,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的表现.立基于实事求是的根基性原则,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中的"异端"和"正统"问题.  相似文献   
27.
转型时期的政治焦虑突出表现在政治迷失感、群体极化趋势、隐蔽式暴力寻租,而基于政治人格的政治盔甲以及政治生态的解构、对虚拟政治的不适和政治紧张则是政治焦虑的导源体。构建合理的政治参与秩序、疏通多样的政治流通渠道、科学调适政治心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消弭政治焦虑、形成政治幸福指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从开智启蒙、身份定位、引领召聚、直至任务设置,“共意”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的逻辑进程,它不但将中共的“生存型”社会管理推进至“发展型”社会管理,而且剔除了交换逻辑等“异意”的不当干扰,成为中共社会管理的思想逻辑支点.凝聚在核心价值的旗帜下、树立“大格局”的共识、形成群众工作的方向感、确立虚拟社会的秩序化,是中共创新“共意”建构方式,推进社会管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9.
乡镇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其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山西省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着内、外因两种制约因素。应积极探索和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强化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综合治理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对应于四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部门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等级森严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临时体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导向式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息图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隐含了不同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