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与西方国家悲观看待非洲不同,中国在努力与非洲国家保持传统友谊的同时,开始把扩大与非洲的经贸合作设立为对非战略调整目标,形成了一种援助与经贸结合、以援助带动经贸合作的对非新政策.  相似文献   
42.
刘鸿武 《当代世界》2015,(12):18-1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日益显示出活力,增长速度在全球领先。与此同时,非洲思想领域日趋活跃,本土思想成长引起世人关注。长远来看,文化振兴与思想自立对非洲发展日显重要。非洲要真正实现发展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独立,也需要精神自立与文化重建。近年来,中非合作关系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中非合作正在超出传统的政治经济范畴而向更深层次、更具本质意义的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发展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43.
冷战结束后,西非地区一直冲突不断,严重危害了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区域组织,西共体(尤其在1990年代)对此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其创建“停火监督团”(ECOMOG)对各主要冲突进行积极的武装干预,克服国际国内重重困难和挑战,顺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通过对西共体武装干预背景、进程和趋势等的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44.
冷战结束后,西非地区一直冲突不断,严重危害了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区域组织,西共体(尤其在1990年代)对此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其创建“停火监督团”(ECOMOG)对各主要冲突进行积极的武装干预,克服国际国内重重困难和挑战,顺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通过对西共体武装干预背景、进程和趋势等的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冷战后西非地区安全局势的演进和当下西非地区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5.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治治理能力不足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要突破发展瓶颈,非洲国家应该致力于寻找新型工业化道路,创建胜任的发展型国家,积极寻求与外部世界的合作,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内在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6.
热带非洲与东方中国的现代复兴,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意义的历史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分别发现了对方,发现了遥远世界的对方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中非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互有别,现代复兴之路及发展主题亦多有不同,但共同的现代命运却使双方在20世纪里建立起日益紧密的现代关系。最近十年来,中非关系之内容、形式与规模,正呈现出全面拓展与提升的态势。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西方主导之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后,中非现代关系的建立及发展,不仅对中国,对非洲,亦将对未来世界体系之结构与性质,产生特殊而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坦桑尼亚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颖  刘鸿武 《西亚非洲》2007,22(8):57-61
近年来,坦桑尼亚旅游业发展较快。一方面,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旅游业的法律和法规,并不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允许私人和外资进入旅游业,成效显著。目前旅游业在坦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成为减轻贫困的重要手段。但该国旅游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加以解决,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中国企业应该重视这一机遇,加强两国的旅游开发合作,中国与坦桑旅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8.
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鸿武 《外交评论》2007,1(1):14-21
在一国之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社会倡导建立和谐世界,乃当代中国政治与外交所追求之基本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智慧在现代条件下的延伸与光大,当代中非关系之演进及它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自当置此背景下来理解把握.事实上,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及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的召开,使得中非关系已进入到一个内容、形式及规模全面提升与拓展的新时期.从未来世界体系演进的长远视野上看,当代中非关系的发展,不仅将为非洲、中国和世界带来多赢的机会,也将为构建一个繁荣、公正、和谐的国际社会这一当代人类共同理想之达成,起特殊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是一位受过西式教育、并长期在国际金融机构工作的赞比亚裔经济学家。近年来,因她对非洲发展问题见解独到的研究,特别是对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社会传统对非洲援助政策的尖锐批评而受到各方关注。①虽然莫约的著述及观点引起了诸多争议与批评,不过,在笔者看来,透过她著述的复杂内容,透过围绕其著述而引起的观念碰撞与学术争议,  相似文献   
50.
经过百年努力,非西方世界的现代发展已取得重大进展,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发展经验与自信,但是,亚非世界当代发展经验的价值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可。随着全球发展后西方时代的到来,亚非知识与亚非智慧必须获得足够的尊重,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知识体系作出必要的反思与校正。在文明、自由、民主与人权的人类共有观念结构中,应有来自亚非世界古老智慧与当代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与融汇,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人类知识与思想的全球新综合,这样人类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生存发展挑战。而当代中非发展合作的实践过程与理论总结,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与理论温床,有助于亚非知识话语权之提升及人类现代性的二次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