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出三氮脒分子含有1分子结晶水.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甘肃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自觉把中央精神与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局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本文结合甘肃发展思路和发展实际,初步总结出了甘肃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形成的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希望为甘肃今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正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194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的著名论断。1964年,焦裕禄同志生前拟写文章,其中一个提纲是"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革命理想高于天,共和国的历史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写满了这样的豪情壮志!善于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我  相似文献   
84.
起诉案件的证据标准,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决定提起公诉,对支持公诉主张的证据所应达到的规格。《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按照审判管辖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证据确实充分的  相似文献   
85.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把双刃剑 ,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效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离不开对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与现实路径的剖析。通过解构传统思维方式、保持多样性与主导性之间适当的张力、协调法治与德治双重维度、超越初级阶段的全球化与建构高级阶段的全球化等 ,才能明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6.
刘龙 《人民司法》2012,(20):51-54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依法属于复议前置的案件,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直接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在原告撤诉后经过复议程序,可以就同一诉讼争议再次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87.
期刊编辑的职业敏感,是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一种特有的对编辑活动的感觉、认知、理解和反应。期刊编辑的职业敏感在编辑活动之中表现为:政治敏锐性、信息敏愈性、选题超前性、作品认知敏锐性和市场敏感性。编辑职业敏感需要编辑主体从热爱职业的精神,学习、思考和钻研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代信息意识等方面去培育养成。  相似文献   
88.
此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发展。概括邓小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成功地解决了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及领袖功过问题;富民问题;群众标准和群众监督问题;人民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89.
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  相似文献   
90.
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贿赂罪的定罪量刑作了新的规定和重要补充.贿赂罪在各类破坏经济的犯罪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仅破坏国家经济建设,而且破坏党风、政风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为广大群众所痛恨.最近,政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对构成贿赂罪的要件、特征,以及如何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等方面的问题,希望本刊给予解答.为此,我们从来稿中摘选一部分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贿赂罪的认定和处罚进行了分析,以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