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一、董事与公司法律关系辨析 通说认为,英美法基本上将董事与公司间的关系视为信托关系,认为董事对公司具有代理人和受托人的双重身份,董事责任则是从董事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派生出来的。而大陆法系则将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归结为委托关系。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公司与董事之间的关系应定位于委任关系。①也有学者认为依据我国公司法,董事既是公司的代理人,也是公司的受信托人②。但无论是委任关系,还是代理关系、信托关系,都是学理上的分析。我国有学者提出,董事和公司的关系这样重大的问题,不能靠学理解释,只能靠法律规  相似文献   
32.
行政垄断规制悖论解析——兼谈行政权与经济调节权分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卫平 《时代法学》2006,4(6):28-32
行政垄断被归结为“行政权的滥用”,这给反垄断法规制带来理论上的困难:作为经济法的反垄断法何以能够监控行政权的行使?本文认为:行政垄断在本质上属于滥用经济调节权的结果,是政府调控、规制经济的副产品;反垄断法可以“揭开行政权的面纱”,对行政垄断进行复合调整;在建构竞争秩序的过程中为防止公权力的滥用或者公权力作用的相互抵消,应该协调行政法、经济法在法学理论与制度上的冲突,对行政权、经济调节权作出一体化规制。  相似文献   
33.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一项有连续性并目趋体系化的公共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后,过于扩张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必然在理念和制度层面与更为倡导市场理性的反垄断法发生诸多碰撞。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制度背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反垄断法实施之间的协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4.
一 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西方出现的也不算早,60年代是它的萌芽时期,70年代才算有了点规模。1975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两位资产阶级学者卡姆罗·穆萨——莱格和卡尔·贝克主编、并由该校国际研究中心出版的《比较社会主义制度》,是西方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中颇有影响的主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35.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和急迫。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制订的“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择优建设小城镇,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发展思路,通过城市化协调发展来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6.
论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叶卫平1995年12月,中国、朝鲜、韩国、俄国、蒙古就图们江流域开发问题在联合国签订了政府间协定,表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从图们江流域次区域合作开始启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中国在东北亚...  相似文献   
37.
竞争法国际协调从性质上属于国际立法,国家是竞争法国际协调的主要参与者,国家的经济人特性以及缺乏一个超国家的立法机构的背景使得竞争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在立法目的、立法动力、立法路径与具体内容设置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竞争法的传统理论并不能当然套用到对竞争法国际协调行为的分析中去。从法经济学角度可以对竞争法国际协调的基本特征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