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村宗教工作是我国宗教工作的重点、难点。社会转型期农村宗教的发展状貌既具有宗教发展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文章以湖北利川花梨岭天主教堂为个案,运用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考察该地农村天主教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社会转型期农民信教的原因,以期为做好农村宗教工作提供基础认识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和中国经验的考察与把握,同时也结合对中国悲剧美学精神的理解而形成。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实践,它一方面从过去探寻那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被破坏了的、但仍具有合理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酝酿属于未来的力量。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两个关键内核,它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二者互相叠合构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蕴藉着巨大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情感空间。乡愁乌托邦规定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性”,红色乌托邦规定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路才能够基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当代语境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13.
审美认同并非在一个自为的纯粹空间中自行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它往往是在"他者"的意识形态凝视中被形塑从而生成。亦即,"他者"是一种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的意识形态凝视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自我的审美认同往往是自我与他者共谋的结果。于此,如何发掘这种"凝视"和共谋背后隐藏着的审美与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由此造成的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问题的社会根源,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审美人类学1以其田野工作和敏锐的洞察,将为此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理论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和阐述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村盆景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给农民带来的变迁。分析认为:民族地区产业的转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农民角色和观念发生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放排"是旧时以水路运输竹木的一个行当。在湖北清江流域,以土家族为主的排工们往来于恩施与宜昌之间,为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分析了排工群体的组织结构、行业规范、技艺传承和群体意识,深入排工的情感世界,勾勒了排工的性格特点,对清江排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王蓉  向丽  李军 《学理论》2012,(18):183-184
近年来,自然界、社会和生活领域出现风险高频发现象,使得在大学生中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显得急迫而重要,当前,大学生风险意识淡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薄弱;加强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教育需要将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学科的视野中,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并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才能达到增强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