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378篇
中国共产党   347篇
中国政治   527篇
政治理论   155篇
综合类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抽象、新概念多的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提问、习题、重点难点讲解方式,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协作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2.
人与自然和谐:循环经济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华 《法学》2007,(3):29-32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93.
在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伦理的对话中,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伦理各自有不同的问题域,不能抛弃彼此的问题域而强求会通。中国传统哲学需要对生态伦理作出独特的贡献,而非抛弃自己的问题域来迎合生态伦理这一现代性问题。这种贡献必须在世界图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之中找到可操作点。  相似文献   
94.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2013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在南京开幕。今年的展会带来全新的展品及形象展区。其中“易成网电子商务馆”及“老年保健体验形象馆”是首次设立,七项“全球第一”和六项“特色亮点”的产品,成为本届交易会的亮点。  相似文献   
95.
吕丽娜 《法庭内外》2013,(11):62-62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审理了一起,酒后乱拨110报警电话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9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7.
实现法治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法治的实现又面临现实上的不足,例如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及发展不平衡,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司法制度不健全,公民法律素养整体低下等因素,制约我国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8.
99.
<正>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刻认识人大监督的社会功能,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改进监督工作,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时代要求。一、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0.
吕先富 《前线》2014,(4):101-102
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彰显,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于GDP增速的快速增长态势,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呈现强劲势头,各类文化主体日趋丰富多元。但必须看到,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状况相吻合,当前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拐点,突出表现在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分业发展转向融合发展,新的内容、业态、渠道和新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出现正在深刻改变着文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