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宋培文显然是很迟钝的,他留给徐思年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这很悲哀,因为不久宋培文就爱上了那个叫徐思年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22.
吴心 《黄埔》2007,(4):62-63
《周易》《周易》最早是一部卜筮之书,大约成于殷末周初。传说伏羲画八卦、神农重叠为六十四卦,周文王演为三百六十四爻,以卜事物吉凶,这些称为经。孔子注释发挥写成“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加上“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即《十传》。但据考证,《十传》并非都出自孔子之手,最晚的部分应成于战国时代或汉初。自秦汉以来,  相似文献   
23.
吴心 《黄埔》2008,(1):56-57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遗产。“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相互交往的准则,又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和“仪”是相互关联的,“礼”是“仪”的标准,  相似文献   
24.
吴心 《黄埔》2009,(3):56-5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其创立者释迦牟尼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人,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25.
吴心 《黄埔》2011,(3):60-61
纸我国造纸,大约开始于西汉,不过那时纸张粗糙,尚难实用。经过东汉蔡伦的改进,纸张才被广泛应用。我们这里要加以介绍的,不是一般用纸,而是与中国书画艺术有着密切关系的宣纸。宣纸因主要产于古代宣州(汉所在宣城,辖地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地区及今江苏溧水、溧阳等地),又于宣州集散,故名"宣纸。关于宣纸的起源问题,历来有不同说法,这里首先应弄清宣纸指什么。若是指在宣州地区生产的纸,即为宣纸,那么这种宣纸,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了;  相似文献   
26.
吴心 《黄埔》2011,(1):56-57
笔、墨、砚、纸产生较早,但就"文房四宝"这一名词来说,大约是到了宋代方才出现。首先将"文房四宝"统一加以记述的著作是宋代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一书,书中指出"文房四宝"的  相似文献   
27.
吴心 《黄埔》2010,(5):56-57
作为古代文人四大雅好之一的古琴,随着古代社会的消失,经历了由备受推崇而寂寞廖落几乎无人问津的历程,而同样是中国古代文人四大雅好之一的围棋却并未遭此厄运,围棋没有被其涵孕其中的深沉的传统文化特质所围困,相反成功转型成为现代社会被热捧的一项运动。  相似文献   
28.
吴心 《黄埔》2008,(3):118-120
中国历史悠久,做过王朝都城的城市难以计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曾记载,自上古至北魏时期的都城约有180处。而北魏至清朝,又一千余年,其间王朝兴替,列国消长,又增加了几多古都,难以列清。在这些数以百计的古都中,特别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七座城市,被称为七大古都。这七大古都统治的地域广大,经历的年代悠久,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9.
智慧的禅宗     
吴心 《黄埔》2009,(4):58-59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寺院林立,从教者众,而且出现了许多教派,诸如,天台宗、惟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等。然而,除禅宗外,其它各派(不包括密教的藏传部分)在唐武宗灭佛运动后都逐渐衰微,或一蹶不振,或永远消失,只有禅宗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获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在唐中叶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即是以禅宗为其标志,禅宗甚至成了中国佛教的同义语,这种状况一直贯穿宋元明清历代。  相似文献   
30.
吴心 《黄埔》2009,(2):58-59
《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经典,成书于东汉晚期,由多人不断增补扩充而成。《太平经》着力宣扬的是“治国之道”。它大量吸收儒家伦理道德说教及其治理国家的一些思想,还吸收了秦汉道家学说。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原始宗教巫术和方术内容。《太平经》也讲长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