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35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实地救灾"、"亲手送钱"除了体现出志愿者们发自内心亲历亲为的救灾意愿之外,对于捐款能否善用,能否真正抵达灾民手中的担心与顾虑恐怕也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2.
吴江 《传承》2011,(16):74-75
近年来,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反思不断深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又使这种反思全面升温。在公共行政实践方面,以追求公共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协同行政与公平行政逐渐受到重视,逆市场化、民营化和分  相似文献   
73.
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偏差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基础道德观念淡化、道德意识薄弱,部分大学生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事务缺少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大学生参与民主活动的机会不多,缺乏民主意识等四个方面。大学生法治人格指的是大学生个体的法治理念在心理和行为上稳定的、独特的反映,具体包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人格,应从树立法治主体观念、加强道德建设、扎实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4.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建立电子政务始终与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紧密相联,电子政务的逐步完善和建立过程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将使传统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模式得以质的改变,从而积极地  相似文献   
7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应用和发展,明确提出“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央确定的目标,我国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  相似文献   
76.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而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呈现一定共性的同时,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国实施电子政务的环境很不相同,比如公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等。中国  相似文献   
77.
1999年是我国“政府上网”年,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开始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2002年中央17号文件颁发之后,全国出现了电子政务热,一场全国范围自上而下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局面已经形成。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促进  相似文献   
78.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把信息化定性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如何?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前景怎样?各地区电子政务水平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我国目前尚未有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  相似文献   
79.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政府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电子政务的评估方法和经验,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正在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典型。伴随网络的普及,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而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信息系统不受黑客和间谍的入侵,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的健康、可靠、安全,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