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吴钩 《各界》2014,(5):78-82
皇帝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 目前的主流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似乎仍将宋朝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期”,如周宝珠、陈振编著的《简明宋史》认为,宋朝的制度“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主义而设,皇权大大地膨胀起来了”;历史学者程念祺提出,“从宋朝开始,的确可以说,历史已为专制和大一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官不修衙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2):47-47
在古代的县城、府城,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物肯定不是衙门,而是商用或民用的酒楼饭店、私家园林之类。如果我们有机会到宋代城市逛逛,恐怕很难找到一座豪华的衙门。倒是破烂的衙门,在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3.
吴钩 《同舟共进》2014,(3):14-18
皇帝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 目前的主流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似乎仍将宋朝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期”,如周宝珠、陈振编著的《简明宋史》认为,宋朝的制度“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主义而设,皇权大大地膨胀起来了”;历史学者程念祺提出,“从宋朝开始,的确可以说,历史已为专制和大一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吴钩 《廉政瞭望》2014,(20):51-51
乾隆四十九年,广东佛山镇的士绅商民愤怒了,选出代表到南海县衙门检控,抗议化工商人在佛山修建硝厂。硝厂的主人为李润汉、冯焕。当时他们并未经过官府审批,也没有环保测评的程序,暗中买通了当地官吏后,就在栅下河办起了硝厂。硝厂炼出硝后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势必造成水道阻塞。  相似文献   
15.
吴钩 《廉政瞭望》2014,(2):47-47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宋代名臣都发表过“朋党论”。“朋党论”在宋代密集出现,自然是宋朝党争频仍的折射。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人的“朋党论”中,不乏为朋党正名的观点,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在官方话语体系中,“朋党”是个贬义词,跟“朋比为奸”几乎同义。  相似文献   
16.
吴钩 《廉政瞭望》2014,(21):51-51
德国社会学者韦伯,有一个论断:“传统中国的官吏是非专业性的,是士大夫出任的官吏.是受过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们接受俸禄,但没有任何行政与法律的知识,只能舞文弄墨.诠释经典;他们不亲自治事,行政工作掌握在幕僚之手。”我将韦伯的这句话发到微博上,询问网友是否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多数网友都认为韦伯说得很精辟。一直以来,我们确实受到韦侗式历史叙述的误导,以为中国卉代社会并没有专业化的法官,或者说,以为古代法官都缺乏法律专业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0):47-47
如果要我列出历史上三位最勤政的君主,我会说是开创帝制的秦始皇、明朝的朱元璋与清朝的雍正。《汉书》记载了秦始皇的勤政程度:“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悬石之一。”秦朝时纸张尚未发明,文书通常写于竹简上,秦始皇日夜操劳,每天批阅的竹简达到一石。一石,相当今天一百二十斤。有人统计过,一石的竹简大约有三十万字。这个批阅量是非常凉人的。朱元璋的勤政堪与秦始皇媲美,他自述:“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天未亮)即临朝,脯时(下午五点)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惕,或量度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白天忙得焦头烂额.夜晚还耍仰望星空。  相似文献   
18.
吴钩 《廉政瞭望》2013,(20):45-45
“司法独立”是现代西方社会普遍采用的一项分权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古代社会就没有“司法独立”的观念。中国最早的大法官皋陶曾对大禹说过一句话:“天叙有典,勒我五典五敦哉!”皋陶认为,法律与法官的司法权来自上天的赋予,而不是世俗的权力王所授予。这便是司法独立的法理渊源,从这里衍生出独立于世俗权力王的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9.
吴钩 《同舟共进》2014,(1):86-88
今人以为古时帝王凛然不容侵犯,其实在清代之前,士大夫当面抨击皇帝的事例可谓史不绝书。明朝的政治苛严,士大夫冒犯龙颜,有被廷杖乃至杀头的风险,但明代士风高昂,士大夫冒死上书者前赴后继,显得很悲壮。宋代则“以仁厚立国”,视公议为“国之元气”,优容士论,认为“以言逐人,非盛世所宜有”,两宋三百余年,除了一二特例,少有因言事而被羞辱、杀戮者,顶多只是贬黜,因而朝野议论尤盛。  相似文献   
20.
抢了朱氏江山的满清开国帝王,却对朱元璋推崇备至——也许独裁者总是心意相通的吧.顺治曾问:"汉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一个叫做陈名夏的降臣回答说:"唐太宗似过之."顺治告诉他:"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及也."(《清史稿·本纪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清要因袭明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