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三个与方苞同案的人,被捕后都曾被主审官刑讯逼供过,其中一人送了吏役二十两银子,结果骨头微伤,病了一个月才能走路;另一人给了四十两银子,只伤及皮肉,二十天左右伤就痊愈了;还有一人,出手最大方,送了一百多两,当晚就行步如平常  相似文献   
22.
吴钩 《政府法制》2013,(26):6-6
鸟瞰隋唐的长安与北宋的汴梁,会发现,这两座城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格局与气质。长安城方正、规整,街道笔直如削,以直角交错,将城郭分割成一百零八坊(居民区)与东西二市(商业区),宛如一个个工整的方格。以皇城外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全城的坊、市、道路、城墙均呈左右对称。  相似文献   
23.
吴钩 《廉政瞭望》2013,(22):53-53
古时君主偶有“微服私访”之举,如秦始皇曾“微行咸阳”,不过“康熙微服私访记”之类的故事则完全是戏说的,并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倒是据《康熙朝实录》,康熙本人并不赞同微服私访.他说:“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非徒无益,亦目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  相似文献   
24.
吴钩 《同舟共进》2016,(4):20-24
包拯是宋朝人,但宋代的戏曲并没有什么"包公戏"。"包公戏"是在元朝兴起的,至晚清时终于蔚为大观。数百年间,包公审案的故事被编入杂剧、南戏、话本、评书、小说、清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近代以来,"包公案"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无数中国人都通过"包公戏"了解古代的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一些学者也以"包公戏"为样本,煞有介事地分析传统的"人治司法模式",反思"中国传统司法迟迟不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监督的前提     
有首民谣说:“十个当官的九个贪,还有一个在动摇。“老百姓对时下贪官数量的估摸或许有些夸大,事实上贪官在官场中占着一个怎样的比例,谁也无法统计,但我看这个比例绝不会太小,被揪出来的贪官不过是一小撮而已,湛江市“集体腐败“被查处不久,宁波市也挖出一大窝“蛀虫“。未被抓出来的贪官还有多少呢?天知道。层出不穷、触目惊心的腐败令人不得不相信西哲的一个警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青天“是靠不住的,“官德“也是靠不住的,没有监督的廉政是值得怀疑的。监督是廉洁的前提。不过,要说“监督“,我们的“监督“也挺多的。党内有纪委监督、党外有政协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26.
北宋熙宁年间,天下各州正在雷厉风行地推行王安石的新法.这一日,主管河北路河防水利的中央特派员(制置河北河防水利)程昉,获悉了一个消息——河北路几个县的老百姓“相率诣阙诉”,即结成团要到汴京上访.原来,由于程防在河北大兴水利,许多农户的“庐舍坟墓”都被水淹没、毁坏了,还耽误了秋季庄稼的耕种.有二百余名农户不肯忍气吞声,便决定进京告状.  相似文献   
27.
吴钩 《公民与法治》2013,(10):43-43
平心而论,宋代这套严密的司法程序,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是可圈可点的。宋代的一切制度设计,均遵循一个原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防范的对象包括文武百官、皇亲贵戚乃至君主本人),司法制度也不例外。为防止法官枉法或误判,宋代形成了一套非常繁复、严密的司法审判程序,“防奸”之深,为历代所无,  相似文献   
28.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4):47-47
明清时期的士绅,身上必带着一张名片,也称为“名剌”。那时候的名片为长方形,长约七寸,宽约三寸。士绅登门拜访官员,或者其他有身份的人,需要先向门房递上名片,请代为通报。晚清时候,杭州的显贵士绅跟人打官司,也会在状纸中附一张名片,表明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29.
正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30.
吴钩 《现代领导》2014,(1):48-48
公款吃喝风的危害,轻则浪费公帑,重则腐化整个官场风气,所以历代王朝都想刹住官员挥霍无度的公款吃喝习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