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是《决定》提出的五个坚持的第一个坚持,可见这个坚持多么重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首先要弄清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什么含义,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怎样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周叔莲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制度是:公有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一基本制度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我国国情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的。而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发挥国有经...  相似文献   
13.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然而,多年来的改革我们一直在做这种“转换”的努力,却为何未达到预想效果?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什么关系?就此问题我们专请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撰写文章。他指出——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几点认识■周叔莲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新提法,下面谈谈我学习的一些体会。一、提出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重...  相似文献   
15.
尚未完成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绩显著,但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1)继续调整国有企业数量和国有经济规模与分布;(2)促进不同层级国有资本以及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融合;(3)加强董事会建设,改善国有企业治理;(4)加强产权交易场所建设,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5)深化垄断行业改革;(6)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重视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是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同时认真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更加重视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怎样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其核心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使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及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以加快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进程 ,实现主导产业群的更迭。例如 ,在工业内部 ,一些传统的主导行业让位于信息产业 ;在二次产业内部 ,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 ,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1.加速发展信息产业要实现以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10月8日,本社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首都社会科学界“学习十五大精神座谈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同志出席并讲话。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副社长许中田,本社社长戴舟等同志出席会议。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20年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继而全面总结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地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明确企业产权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就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李鹏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是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党中央和国务院都把理顺产权关系当作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不过,目前对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向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