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一种精神理念的公共服务在实体的层面上是公民本位主义的演变。而源于传统文化积习、公民身份的缺失、公共理性的匮乏、公共领域被遮蔽,公共服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育与生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个正在成熟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已成为客观趋势,公共服务也正在拓展。  相似文献   
12.
生活理念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风格。它是一种外在于生活观的行事风范。当代中国青年对生活理念存有多样化的理解,但“简单快捷”成为现代青年主流生活理念则已成为一个愈来愈明显的趋势。当然,我们不希望现代青年付出极高昂的代价来完成对“简单快捷”生活理念的异化式书写。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和职业青年是城市青年的主要代表。本文以大学生和职业青年为对象,对城市青年的压力构成及表现予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缘于城乡二元分化,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波涛汹涌,都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造成了迈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青年的尴尬境遇。当社会流动成了现代中国农村青年的一种基本选择时,他们的职业取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可能。在健全价值观的塑造上也体现出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情操。  相似文献   
15.
幸福观是当下备受热议的话题。由于人们的生活背景、价值追求不同,各自的幸福观也会有所差异。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开始将生态与幸福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公民幸福指数。西方传统幸福观等采人类中心主义的方式,以征服自然为追求幸福的手段。中国儒家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间的合谐会带来幸福。在全球生态视域下,现代生态幸福观认为幸福不是一种物质满足的自我感觉,而是一个关切自然的整体均衡感,生态幸福观产生于自然,依据于自然,保护于自然,受益于自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当代中国青年参与21世纪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观念。在此意义上,“公共性”作为青年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概念,合作作为实践理念,关爱作为主导观念,三者在多元并存的时代空间中,构成了当代青年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7.
周国文 《唯实》2007,3(5):8-11
在多元价值观凸显的现代社会,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生动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蕴含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文化系统。现代性是面向现代化进程、他国先进文化、全球化世界的文化普适性的体现;民族性是面向中国国情、华夏民族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地域性的体现。这种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维度,也是体现其文化先进性的根本来源。  相似文献   
18.
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就像谁也想不到覆盖了荒岛的森林,它的孕育者居然是候鸟偶尔衔落到荒岛上的一粒树种。这不起眼的种子就是改变荒岛“荒之命运”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风潮的迭起看校园文化的沉浮●从“读书赚钱论”看校园“理想主义”●从校园理想主义的缺失看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韩国网络游戏与中国青少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网络游戏指引着中国青少年们进入网络的逍遥时空,在城市新生代人群中聚拢了大量的人气与拥众。从其踏入中国国门的那一天起,它所卷起的游戏风暴就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