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4篇
法律   789篇
中国共产党   1227篇
中国政治   1421篇
政治理论   383篇
综合类   6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不断深化,是将法治共性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2.
163.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到了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他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分配问题。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不能停留在分配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深入到决定分配关系的生产关系中去,从生产关系尤其是从所有制的关系中去把握分配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分配问题的主要倾向恰恰是离开生产关系尤其是离开所有制,孤立、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仿佛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分配方式、分配原则都是一样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公有制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两极分化现象呢?第一,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和对待两极分化。第二,应该采取措施,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第三,应该明确,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4.
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还面临供需失衡、补贴方式单一、补贴范围较小等问题,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结构仍待完善。因此,必须从创新保险产品、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发挥税收作用三个层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65.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按照“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实施“五联户”制度、“四力提升”行动、“四化建设”、“五大工程”等为载体,在抓基层打基础中出真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166.
在新时代,中国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建设。从"晋江经验"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晋江市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城镇化价值理念,以人民利益最大化做为城镇化的出发点与归结点,统筹城乡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城镇基础建设、社会建设和市域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朝着国际化、创新型、高品质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7.
5月31日,司法自信、他信与公信研讨会暨《人民司法》2012年"武陵山杯"有奖征文颁奖仪式在重庆市黔江区举行。全国部分法院资深法官、获奖作者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人民司法》杂志社与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168.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统筹目标,以以人为本、兼顾人民利益为统筹宗旨,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统筹核心,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乃至当今的改革开放都有深远启示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9.
反腐败成效=制度×执行力——专访著名党建专家黄苇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翥  周丽萍 《廉政瞭望》2012,(13):26-27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被称为“黄金十年”,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举世瞩目,国人备感自豪。  相似文献   
170.
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和列宁的革命转变论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由政治革命为中心向以经济革命为重心的全面革命转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阐述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实践,结合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基础与条件,进而论述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