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化理论之源。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21世纪,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发达国家利用人权、不公正的国际政治体系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极力牵制和打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立足于国际国内客观实际,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和保障人权,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新理念,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列宁为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列宁坚持从以下三重维度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一是思想认识维度,全党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揭示党内政治生活混乱的种种表现并深刻分析其原因;二是制度保障维度,通过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有章可循;三是纪律惩戒维度,对违反党内政治生活的行为予以严肃惩处,以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列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时代是思想之母。分析和判断历史方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时代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作出的这一判断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具有丰富的内涵,更对全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立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经历孕育、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新型政党制度生成和运行必然有其内在价值追求、运行方式、功能效用、检验标准。从价值追求来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运行方式来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合作;从功能效用来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政治参与、利益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从检验标准来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个人民民主的真谛。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面对新的时代课题,不断革故鼎新,优化政党监督环境,提升制度话语权,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