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大学生村官计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的缺乏,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任用,并形成服务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以及强化其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山东省为例,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调研,对村官扎根基层服务长效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姜英华 《长白学刊》2022,(5):105-112
资本的“绝对命令”或曰最显著的特质是价值增值以及由此形塑的价值增值体系,信用和虚拟化内植于资本逻辑扩张增值的价值体系和生产关系之中。伴随资本范式转换生长起来的虚拟经济既蕴生于实体经济,又具有与实体经济脱钩与超离的悖反性属性,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错配的协调困境。矫正资本脱实就虚的天然倾向和走出虚荣实衰的实践困局,需要剖绘资本的范式转换轨迹和析出资本的本构逻辑谱系,暴露“资本的限度”和虚拟化的本质面目,进而在重构虚实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虚实相济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发展道路的选择和探索,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丰富广泛的而不是单一狭隘的,是摸索总结中的而不是既定模式下的,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本文试从七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价值选择的前瞻性相伴随;基本原则的科学性与具体特征的探索性相统一;根本方向的坚定性与具体道路的调整性相结合;宏观方针的主导性与地方执行的互动性相呼应;经济改革的引领性和其他改革的跟从性相配合;国内发展的自主性与国际环境的适应性相融合;区域结构的差异性与发展规划的整体性相促进。  相似文献   
14.
资本逻辑是经济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和起统摄作用的逻辑形式,资本逻辑的展开,演绎出一幅分化颠倒的社会图景。共享理念是作为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的反题出场的,它包括共有、共建、共治、共富和共享的复合意涵。以资本逻辑为批判基点,以共享理念为价值引领,马克思提出的分配正义原则和制度安排,对当下中国包容共享型社会的构建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  相似文献   
16.
徐绍伟  姜英华 《证据科学》2004,11(4):251-252
案例 某男,70岁。无确切诱因出现口齿不清2小时门诊行CT扫描后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面瘫不显,伸舌不出,左侧上下肢肌力Ⅲ一Ⅳ级,巴氏征(±)。入院诊断: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CT报告:双侧基底见点状低密度影.左额顶部密度减低,左侧脑室较右侧饱满.右侧颞顶叶见近圆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一种标志着人类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总体性进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经济现代化”是这一进程的核心问题,其他各领域的现代化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正是在这一核心问题上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通过对两种现代化模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展开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现代化由资本主导,其现实逻辑是资本的逻辑,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资本通过增殖和拓殖形塑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结构,在客观上生产出了现代化的成果并固化了现代化的全球剥削体系;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利用了资本这一生产要素,以人民至上、和平崛起的现实逻辑打破了资本的固有逻辑,既发挥了资本的积极作用又遏制了资本的消极作用,实现了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并致力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