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近年,由于美国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摩擦日趋激化等原因,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日本在对东盟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又提出“回流资金”等援助措施;东盟国家对日出口不仅总额有所增长,且制成品比重也在上升。根据目前双方经济上互有需要,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双边经济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2.
姜跃春 《前线》2012,(1):25-26
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成为了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因此同步放缓。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增速尽管仍居高位,但面临挑战明显增多。由于欧债危机仍然看不到解决前景,全球失业率高位徘徊,“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等风险依然存在,未来世界经济走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3.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自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两国处于主要强调友好合作的“蜜月期”,80年代进入以经济合作为主导的“务实期”,90年代走向合作与摩擦同时上升的“碰撞期”,21世纪头5年坠入首脑互访停止的“冰河期”,2006年以来迈向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4.
姜跃春 《当代世界》2015,(12):25-28
<正>2015年11月初,中断了三年之久的中日韩首脑会谈在韩国首尔重启。尽管重启会晤实质性成果不多,但三国首脑能在"坡上熄火"后实现"重启运行"本身就颇具重要意义,何况三国首脑会晤后也发表了联合声明,并在加强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这将为中日韩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当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情况复杂,各国都在不同领域存在不同压力,加之三国间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种种障碍,东北亚区域合作仍难一帆  相似文献   
25.
姜跃春 《党政论坛》2014,(10):17-17
美欧日发达经济体经济缓慢回升,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各大经济板块呈多速复苏、缓慢增长态势。美欧日强力推进贸易自由化构想,亚太地区多种合作框架竞相发展,区域合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国际经济新变化使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6.
2014年,日本经济在经历了"高台跳水"之后,再次陷入衰退状态。事实说明,"安倍经济学"启动以来并未给日本经济带来真正复苏。展望未来,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中短期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导致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制度性因素未变,日本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7.
历时一年半之久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部分东亚国家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萧条之中,也使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削减军费开支与增加国防预算两趋势并行发展当前亚太安全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军备问题上,东南亚国家大幅度削减国防开支和东北亚扩充...  相似文献   
28.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9.
美伊战争结束后,世界经济总体上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尽管复苏势头并不强劲,并存有一些制约因素和不确定性,但可以认为世界经济在经过两到三年的调整后,今年开始进入扩张轨道。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对我国经济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呈加剧之势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事业构成直接挑战。  相似文献   
30.
新时期的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有2000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同时也有近百年战争创伤的历史。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双边关系经历了70年代侧重强调友好和80年代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日之间的问题和摩擦日益突出,两国关系进入了友好合作与种种摩擦并存的新时期。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认真思考新时期中日关系的新特点,以及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应该如何向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等问题,更加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