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最近二十多年来,在"政府再造"理论的引导下,西方各国根据各自情势对行政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了市场、参与、灵活和解制等四种改革模式,从结构、管理、政策和利益方面确立了各自的改革主张。然而通过对企业型政府与四种模式的深入解读与比较发现,每一模式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开出的药方、提出的建议都与企业型政府的理念与主张不谋而合。四种模式几乎是企业型政府模式的具体化,但各自的主张、措施仅仅给出了解决公共领域里不同性质问题的参考答案,任何一种模式都无法涵盖其全部。而企业型政府模式的涵盖面却宽泛得多,几乎对四种模式所涉及的问题都作出了权威性说明。  相似文献   
22.
企业型政府的语义阐释及其界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企业型政府” ,或称“企业家政府”、“企业性政府”和“企业家精神政府” ,是近几年行政改革和学科研究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 ,有学者甚至将其作为取代官僚制、建立政府新范式的代名词。然而 ,人们对其语义的理解和概念的确立很不一致 ,而且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拟从源头入手 ,分析西方学者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各种阐释 ,梳理它们在本质意义上与“企业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并就“企业型政府”的意涵进行约定和界说  相似文献   
23.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正式写入党的纲领性文献以后,人们对新经济格局下的政府职能产生了新的思考.有人推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主张,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试图置现代政府于“必要罪  相似文献   
24.
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拓展的逻辑与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民主给人民管理国家、维护自身权利设定了制度框架,提供了权力运行的政治基础。在政治民主的约定和规范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实行行政民主,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渗透到行政权力行使的始终,实现对行政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消极控制,才能使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制度特征。把握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演进的历史逻辑,通过理念嬗变、组织结构扁平化、权力下移、运行机制完善和电子政务的推行等手段,适时适度地推进行政制度和体制变革,加快行政民主化进程,是当代各民主国家面临的共同抉择。  相似文献   
25.
孙学玉 《政治学研究》2022,(2):21-30+167-168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习惯于民族差异化研究,从族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民族习俗、建筑、饮食、服装等,倾尽笔墨,“族”分缕析,较少从国家、法治、公民尤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角度研究民族问题、看待民族政策。本文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论断,总结了民族理论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思想基础的深刻考量,揭示了中华文化演进的历史逻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必然;主张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研究,科学回答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澄清人们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建议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汲取国外民族发展经验教训、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重视防偏纠偏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6.
企业型政府作为当下行政改革的一种模式,因其致力于顾客服务、降低成本、推进创新的价值追求,受到了实际工作部门的青睐。然而在理论界这一改革实践和主张却受到诸多诘难: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存在巨大差异,不能将企业管理理论移植于行政管理;以新制度经济学作为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缺乏科学性、可靠性;管理主义技术属性的追求易于导致相应的伦理与责任问题;市场化取向下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崇拜导致行政价值的偏离;将公民称作顾客,降低了其应有的政治地位;改革的举措和手段背离了公共行政的基本规律,等等。以上观点存在这种或那样的偏见,应当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7.
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宪法规定的中国行政层级为中央 -省 -县 -乡 (镇 )四级 ,但实际运行层级为中央 -省 -市 -县 -乡 (镇 )五级。不仅与法律相悖 ,而且与效率相左。其在城乡一体化、权责配置、组织规模和行政成本等方面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已成为行政改革的严重障碍。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现代化为行政结构的扁平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通过增加省级数量 ,改革市管县体制 ,市县分治 ,构建省直接管理县 (市 )的少层次大幅度的、扁平化的公共行政体制 ,应成为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8.
服务型政府的评估及其要素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论前沿20049我们认为,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完整客观地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每个阶段需要建设的程度如何?(2)每个阶段建设的实际程度如何?(3)在特定的阶段中还存在哪些不足?(4)建设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实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服务型政府的评估要素进行科学设计。一、服务型政府评估的基本内涵和理念所谓服务型政府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机关服务品质、效率、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加以分析与评价,进而对其为公众服务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服务型政府评估以绩效为…  相似文献   
29.
我国政府改革战略模式述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学玉  周义程 《唯实》2004,(6):46-50
通过对中西方政府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比较分析和深入思考 ,从战略角度透视 ,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模式必将逐步向有限型、有效型、民主型、服务型、法治型、电子型、企业型和治理型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0.
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层次大幅度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导模式。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就快,决策层能够尽快地对信息加以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同时,由于信息传递层次少,信息失落失真的可能性较小,这样也有利于保证国家政令的统一,提高行政效率。根据目前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步统计,地方行政层次多为二三级,约占67%,超过三级的只有21个国家,占11%。 城乡分治是国际上有效实行地方行政管理的共同模式,省直管县市是实施城乡分治的前提。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