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郁 《传承》2012,(21):62-63
他的幽默和超然的笔意并不遗漏苦楚的现状。他对不幸的生活的描绘颇为耐心,有时残酷到我们难以接受的程度,但他却从这苦痛里跳将出来,把国人庸常的触觉路径改变了,直指灵魂的深处。他的小说的乡土元素越多,而且在残酷的拷问里,悲悯的情感越浓。这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  相似文献   
22.
孙郁 《唯实》2014,(10)
正从庄子的超越,孟子的担当,到司马迁的跌宕恣肆,先贤大家曾以笔墨神采、妙文佳构,伫立不朽的文章传统,或以载道、抒情,或以论理、写意,笔底斑斓,气象万千。如今,五光十色的时代激荡着写作者的情思,易写难工的散文成为最蓬勃的文体,然而抒情有余、智性不足正成为散文新的牢笼。接续散文的传统,传承从白话文运动至今对文体的自觉追求,将散文文体变革推向历史的潮头,正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随学者孙郁一起寻访中国散文的智性之光,以利散文从抒情小品拓展为智性大品,从审美为主到兼备审美与审智,辟出别开生面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23.
留日的学子,有一个办报刊的传统。从1898年到现在,算起来有百年了。早期的华文报刊,梁启超、刘师培等起了很大作用。《清议报》、《河南》、《浙江潮》等,都是近代史的思想重阵。鲁迅最早的文章,就发表在《河南》、《浙江潮》上,现在还时常被人提及。到了2000年,我去东京访问时,仍能看到多种华文报刊,但风格与先前大大不同了。和几位办报的朋友谈天,讲起晚清的学子在此办报的历史,格外兴奋,话题竟多了起来。读一读华文报刊史,有深深的沧桑感。中国百年的忧患,和这些报刊的命运是相互交织的。 到东京的第二天,便遇到了《留学…  相似文献   
24.
关于王冶秋     
文物保护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社会上的人不太了解这个圈子的内幕。在这个不大的圈子里,王冶秋的名气很大。我最初知道他,是因为读了他的《民元时期的鲁迅》,后来从姜德明先生那里知道了他的许多轶事,兴趣也自然增加了。姜先生很喜欢王冶秋,彼此的交情很深。也许缘于鲁迅研究的情分,他们相知得很深,这由姜先生的文章里可以看出来。李何林先生也曾在一篇文章里介绍过王冶秋,读来很有感慨。他的学术才华和领导才华,给知识界带来的益处,今天还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25.
杭州小记     
孙郁 《海内与海外》2009,(12):73-74
乙酉秋.女儿考取浙江大学,我与妻子去杭州,曾在西湖边小住。每天差不多都要去知味观.几个友人同来聚饮,颇为兴奋。席间讲起美食,都称赞这里的佳肴,为南方一绝.不胜感念。后来每次来杭.都到那里谈天.成了一个歇脚的地方。西子湖畔.清静之地,来此的快慰,与聚饮之乐也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26.
学理de贫困     
孙郁 《前线》2000,(11)
文学批评,有时也是面镜子,不仅照着创作的形态,也照着批评家自己的面孔。翻看近来的报刊,批评之风盛行,几近压过创作,热点的东西,差不多都是批评家们炒作出来的。批评、反批评,叫骂、反叫骂,在文坛上已成了风气。但独独看不到了学理,心平气和的东西渐少了。伪批评在今天的泛滥,暴露了当下学术的致命弱点:基础训练的流失和学理的空缺。仅仅会说“不”,只是个勇气的问题,但不是批评本身。批评是审美的判断和知识的建构,它的深层结构,还是学术理念,这是它的灵魂。但是很可惜,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样的训练已很少看到。我们除了…  相似文献   
27.
孙郁 《前线》2012,(Z1):126
沈从文的小说,有原始的遗风,人性都是本色调的,极少杂然地存在。《边城》、《丈夫》、《萧萧》都有苦楚的盘绕,却内含清秀的美,不幸的生活与真爱的人情集于一个舞台上,人的精神终还没有粗糙下去。  相似文献   
28.
我看马一浮     
孙郁 《前线》2012,(3):56-56
张中行在回忆文章里谈及马一浮先生,给我很深的印象。后来读《马一浮集》,见其文章之好,觉得张中行所言极是,不禁心神往之。印象最深者,乃《尔雅台答问》,学界对此很是推崇,颇多神思,为书林中妙品。  相似文献   
29.
台静农先生晚年谈论别人的史学著述时,看重的是史德和方法论的东西。他自己回忆历史的沿革,却注重细节。细节的真伪生动与否,乃治学的大事。顾炎武就注重细节,对不经意的小事能打量再三,且道出妙意。  相似文献   
30.
孙郁 《前线》2008,(3):55-55
五十年代末的一天,邓念观老先生到张中行处说:“马一浮来了,住在北京饭店,可去看看否?”张中行虽没有见过马先生.但对他的学问和诗词颇为欣赏,于是痛快地答应前往。马一浮那时是政协委员,年事已高,大约八十多岁了吧。张中行很喜欢他儒雅的样子,听其谈吐,亦有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