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我们党一贯重视自身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坚持和发展列宁的建党学说,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大建设”为内容的党的建设格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础上,把制度建设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2.
23.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协调发展已成为法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党规国法协调发展的法治文化建设,运用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去指导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实践。党规国法协调发展的法治文化,包括遵守规则的法治意识、程序公正的法治思维、捍卫民主的价值理念、控制权力的法治要义、保护权利的文化取向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加强党规国法协调发展的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使党规国法更好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4.
具有基础地位的物质因素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因素共同支撑着执政党的合法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包括统治的绩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武装斗争的胜利、以及党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积累的巨大的组织资源。党在新世纪面临执政的合法性的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巩固来自经济层面的合法性;承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来自意识形态层面的合法性;承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来自社会层面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5.
执政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法治生成机理是融合内生型和外生型法治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共生;其发展逻辑是健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实现由浅层法治向深层法治的转变。构建执政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法治生成机制,需要树立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法治理念,实现国家法治文明与政党法治文明的共生共长;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使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制度相协调;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实现国家权力与政党权力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6.
2005年,中国报业遭遇始料不及的困境,体育类报纸首当其冲,《球报》和《南方体育》的停刊便是缩影。体育类报纸疲软的原因不仅有大环境的因素,还有自身管理和非理性竞争的原因。国内体育类报纸的出路在于坚持做有所侧重的综合性体育报纸,坚持做深度报道,尝试做体育资讯供应商,把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利时机,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7.
季冬晓  王婵 《理论探讨》2023,(3):44-5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大力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新时代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各位阶党内法规体系、各领域党内法规体系和各层面党内法规体系等三个部分构成,呈现出体系架构的统一性、具体内容的规范性、调整范围的双重性、作用方式的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完善新时代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以党章为本与上下有序相呼应、系统构建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与时俱进与稳中求进相融通的原则。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社会行为规范两个宏大视角予以考虑,合理利用德法共治的思维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