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的形势下,国有控股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制度创新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为了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真正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强化“六个基础”,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2.
宋一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5):97-10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四个“拐点”。从特征上看,这些“拐点”具有共同点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特征,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这四个“拐点”,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对于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宋一 《前线》2012,(10):56-56
韩毓海先生不是专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却不乏深刻理解,且有自己新颖的视角、宏大的视野、深邃的眼光、缜密的思考。这一点,他的新作《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可以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34.
“三种意识”对是执政理念的系统性论述,也是创新性论述。落实“三种意识”,需要把握基本规律: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坚持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相结合。提高落实“三种意识”的实效,需要弘扬和谐精神,提高落实“三种意识”思想的自觉性;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依托,把握落实“三种意识”的根本性;以先进文化建设为依托,增强落实“三种意识”的厚重性;以机制建设为依托.实现落买“三种意识”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35.
人是推进社会运动与发展的实践主体。发挥人的主体性,对推进社会和谐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关键所在。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构建社会和谐机制,需要激发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当前,形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需要以增强人的主体性为基础,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此,需要实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不断健全社会和谐机制;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协调,不断强化社会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36.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  相似文献   
37.
宋一 《新长征》2007,(7):11-13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深刻认识“三种意识”理论,分析其实质,把握其中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战略性思维的体现,其中包含着对中国的一系列问题的战略性思考和认识,具有战略性意义.学习、领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掌握战略思维,具有战略性创新精神,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9.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积极意义上看,全球化是人类文明逐步的契机;从消极意义上看,全球化是人类文明逐步的障碍。作为一个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防止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负面影响,又要积极把握全球化的有利时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0.
英国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主要包括,在社会思潮的激荡中坚守保守主义,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推进科技发展,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提高行政效率。在我国弘扬时代精神,可借鉴英国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构建以改革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