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2010年11月16日至17日,首届海峡两岸金融法制建设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两岸立法界、司法界、学术界、金融界代表等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研讨中,与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主题发言、自由发言和专家点评等方式,围绕既定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对两岸金融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重要制度以及企业对金...  相似文献   
422.
关于国家认知安全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安全认知的内容和维度,而缺乏较为系统的对认知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国家安全认知受到四个层次要素的影响,即体系竞争趋势、地区安全局势、国家安全价值和认知偏差规律。国家安全认知是在信息情境中进行的,包括信息对称和非对称情境,当今国际社会中技术进步和议题扩散进一步拓展了安全认知的场域和空间。国家安全认知的偏差包括理性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认知偏差,如何消除两类认知偏差是塑造和达成国家安全状态的重要微观环节。国家安全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安全的主观特性和可塑造性。加强对安全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国家安全学理论基础的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国家安全的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423.
郭继武  李邢西 《前线》2023,(6):94-96
<正>陈延年(1898—1927),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赴法国勤工俭学、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陈延年年轻有为,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董必武称赞他“是党内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从无政府主义者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斗士  相似文献   
424.
为重塑竞争优势、重建中产阶级、保障供应链安全,拜登政府将重振本土制造业作为重要议题,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以产业政策塑造整个生态系统、以政府工具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以机构优化增强政府执行能力、以“友岸”和“近岸”作为重要支撑等。这些措施已产生一定的成效,吸引了全球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先进制造企业赴美投资,掀起了一大波建设浪潮。不过,鉴于产业政策在执行层面的问题、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有限、项目进展受阻、制造业工人短缺等挑战,拜登政府要想重振美国制造业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