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信息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节选(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十七、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172.
日本国会5月25日通过了一项法案,将可送入管教所的青少年罪犯最低年龄从原来的14岁降至11岁或12岁。这项法案上个月在众议院通过,25日又得到参议院通过。法案规定,11岁或12岁的少年如果犯罪,也会遭到指控,并被送往少管所或其他机构。法案还规定,警察可以搜查青少年罪犯的家,并且没收其任何物品。这项法案将在今年生效。日本法务省官员久木元真(音译)说,之所以对可送入管教所的青少年罪犯最低年龄作11岁或12岁这种相对模糊的界定,是为了方便有关机构处理涉及一群年级相同、年龄却相差一年的青少年罪犯的案件。  相似文献   
173.
尤廉洁 《人权》2002,(6):36-38
河南永盛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从最初固定资产3万元、月生产量两三台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发展壮大到今天拥有3,500万元固定资产、5个系列15个品种车型及具备了平均7分钟  相似文献   
174.
如何加快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买得起房,特别是将居民住房消费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尽快建立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是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5.
李国旗  尤月城 《求知》2007,(12):17-18
“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个新提法、新概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深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要求.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6.
2006年6月29日,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新社会阶层人士综合评估体系》科研项目课题招标协议签字仪武在南京举行。本课题由南京市统茂理论研究会向社会公开招标.金陵科技学院在多所高校竞争中一举胜出.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秘书长苏海涛和金陵科技学院科技产业处处长韩伟忠分别代表南京市委统战部、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和金陵科技学院签了字。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钱继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刮会长汤其融和金陵科技学院院长封超年出席了签字议式。  相似文献   
177.
一、设计目标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机构改革,是建国以来第七次机构改革。本次机构改革是否成功,与改革的目标、职能和功能设计密切相关。从这次机构改革设计上,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最大目的是通过分流人员、裁减机构、重组职能,以提高行政能力。但是这种设计却没有考虑到政府作用的有效性问题。在我们看来,现有政府机构的问题不仅仅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而且还有透明度不够、随意性大、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差等问题。这次行政改革主要还是针对行政能力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固然会有助于缓解有效性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178.
现代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介入市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社会公共利益是其法律本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确立的依据。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实现就是要保证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有效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9.
现代生态文明以较高的环境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其主要特征。这样的社会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进行,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本文以大兴安岭十八站鄂伦春族聚居区为例,说明民族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人类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0.
吕侯受命于周穆王,在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前后,起草赎刑的单刑法规,以周穆王的名义发布,后世称为《吕刑》。《尚书.周书.吕刑》是《吕刑》的发布文告。郭沫若、傅斯年、杨向奎、刘起釪等质疑传统说法,分别以语言、神话和出土文物为标准,单一或多角度地论证《吕刑》为吕王之刑,顾颉刚则认为是魏王之刑。钱穆认为《吕刑》是后起之书。本文对郭沫若、钱穆的春秋战国说、傅斯年、杨向奎的炎帝文明说、顾颉刚的魏刑说和刘起釪的综合说做了述评,对周穆王巡游和征伐之事做了论证,以认定《吕刑》为吕侯起草的以周穆王名义发布的刑事法规,并认定《吕刑》是规定赎刑的单行条例,《周书.吕刑》则是条例的发布文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