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205篇
中国政治   203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51.
刑事辩护制度的存在与完善程度是判断刑事诉讼制度民主科学化的重要指标,而刑事辩护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内的子制度,他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实现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重要功能性制度,而且在于辩护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是诉讼民主、文明的标志。刑事辩护制度的存在具有与人权精神、社会伦理的高度契合性。  相似文献   
852.
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结构特点及网络成员与贫困家庭的交往频度和空间距离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较小的网络规模、较高的亲缘比例、空间临近及交往频度高构成了贫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53.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认证手段,指纹识别技术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在公安工作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指纹采集技术环节,采集设备小型化是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此问题,对基于微棱镜的指纹采集技术的理论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54.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并广泛参与应用,其不仅遵循“智能逻辑”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影响,而且从根本上重塑着人本身。特别是在资本逻辑的操控下,人工智能正在演变为一种新的异己的力量,把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人的交往活动、人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逐渐推向异化的“深渊”。扬弃人工智能造成的新异化,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科技发展理念,限制资本无序扩张;遵循技术向善的价值原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个人转变传统观念,利用智能科技在全民终身学习、自我深度学习中持续提升和完善自我,从而令人工智能彻底摆脱资本的桎梏,成为不断推动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利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855.
2022年8月1日18时20分左右,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小河村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造成2人死亡,多户房屋受损。灾情发生后,隆阳区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救援工作。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接到紧急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先后成功安全转移29户群众,并坚守阵地十天,守护群众平安。  相似文献   
856.
关于国家认知安全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安全认知的内容和维度,而缺乏较为系统的对认知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国家安全认知受到四个层次要素的影响,即体系竞争趋势、地区安全局势、国家安全价值和认知偏差规律。国家安全认知是在信息情境中进行的,包括信息对称和非对称情境,当今国际社会中技术进步和议题扩散进一步拓展了安全认知的场域和空间。国家安全认知的偏差包括理性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认知偏差,如何消除两类认知偏差是塑造和达成国家安全状态的重要微观环节。国家安全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安全的主观特性和可塑造性。加强对安全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国家安全学理论基础的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国家安全的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857.
检察机关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以来,取得明显成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面临法治化的重要任务,从政策实施和纠纷解决的混合型模式下的合法性需求、法律解释学下的合法性论证以及行政检察实践下的合法性验证这三个层面,可以推导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具备较为充分的立法基础。有关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立法方式可采用集中式立法和单项式调整的融合方式,具体思路为: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行政诉讼法,联合有关部门会签规范性文件,引导和促进地方立法,完善相关司法解释,主动融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立法。  相似文献   
858.
“能源安全认识”是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的前置条件,能源政策是“能源安全认识”的观念产物。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在形式上呈现出从“单一能源安全观”到“综合能源安全观”的结构转变,在内涵上呈现出“煤炭安全观”—“石油安全观”—“3E安全观”—“3E+S安全观”的演进逻辑。“煤炭安全观”与“石油安全观”,都是以单一能源为主的安全观,在政策设计上体现的是“增量至上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深化了能源安全的认识内涵,即:在原来“单一能源安全观”基础上,嵌入了“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然而,311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的爆发,暴露出日本以协调“稳定供给”“经济效率”“环境保护”为中心的“3E安全观”的缺陷。对此,日本在“3E安全观”的基础上又追加了能源安全性,即:将安全性与稳定性、效率性、环保性进行平衡统一的“3E+S安全观”。俄乌冲突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有了新变化,如:从“防守型”应对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推行“脱俄”与“脱碳”并存目标等。  相似文献   
85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对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下,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存有争议、整体运行环境不佳、配套保障程序缺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相对不起诉整体适用率偏低,审前过滤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构建起诉必要性审查制度、简化相对不起诉的审批程序、完善相对不起诉的监督机制,并扩展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化发展和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