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生存与毁灭游民的生存方式及负面影响张士军追溯游民渊源,我们清楚地看到,古代游民为避免自身的毁灭,而寻求自己的栖身地,他们以放逐自己,求得避难所,维系个体的生存。而游民类聚成群体,并且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的生存便是以对社会的破坏为代价的。因此...  相似文献   
12.
考察当代国际青年文化的流变,我们不难发现青年文化的三个主潮——政治化、社会化、经济化,这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文化转型的基本背景。本文拟要点考察当代中国青年文化流变与发展,并阐述其意义。青年文化流变,是青年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社会与青年群众双重需要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13.
轮回与怪圈:游民的历史渊源及当代发展张士军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而臣某类现象至少出现两次,第一次以悲剧的形式,第二次以喜剧的形式。他又说:人类总是兴高采烈地向昨天告别。但我以此观照当代游民问题的时候,总有着未可名状的沉重感。困扰中国...  相似文献   
14.
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经营方式的选择,投资青岛的韩国企业存在着一定的经营困难,认真分析和有效解决这些困难,是青岛韩资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青岛韩资企业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进行技术创新和本土化的努力;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和宽松的经营环境,都是青岛韩资企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规范失落,控制松动,社会流动增大,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促成了波及全国的“民工潮”和知识分子的“大串联”,于是,当代游民从社会组织的夹缝中滋生了。 游民,中国古代多指“无恒产恒业者也”,近代社会多指流氓无产者。游民最早出现在周代,中国历代王朝都因饥饿战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游民,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流行文化     
什么是流行文化?有人称是以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有人泛指各种文化现象的流行,也有人则直接了当归于通俗文化。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传唱于各个角落,我们能认定那是流行文化吗!?至于风行一时的各种文化现象,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不能断言那就是流行文化;更不用说相声、杂技、大秧歌这些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青年文化是具有前瞻性的,那么,我们能否建构一种理论模型,超前地揭示出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中国青年文化流变的总体趋势? 如果我们不是超现实主义者的话,就发现,在青年文化中已出现属于未来的萌芽,因此,我们并不担心重提旧话遭致的诘难。以下是我个人对未来中国青年文化流向的几点预测。 一、“道”与“器”选择与文化信仰的紊乱 世纪末中国经济神话般的崛起,使得百年以来的“体用之争”用一种平和的形式表现出来,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用工具理性,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共识,这必然措伤东方的文化传统。奈斯比特预言现代化只会使瑞典人更瑞典化,中国人更中国化,这是从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角度得出的结论,对于世纪末中国青年来说“道”与  相似文献   
18.
初论青年民工“回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当前的“民工潮”,人们只注意到青年民工转移至城市的单向流程,只注意“民工潮”给都市社会的负面影响,因而,着眼于防范、探讨“堵”与“疏”的可能性。事实上,青年民工肩负着双重文化职能。作为中国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载体,他们将城市与乡村社会贯通起来,促使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一起,走上了中国社会的演进的快车道,与“民工潮”相对应的逆流,青年民工的“回流”现象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气候,这里,提出青年民工的  相似文献   
19.
’93回眸:青年文化无热点张士军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产生波及整个青年群落大的文化热点。1990年大学生的“寻找毛泽东现象”、“汪国真现象”;1991年京城“文化衫现象”、“红太阳亡带热”;1992年“王朔现象”、“摇滚狂潮”、“下海潮”。然而1993...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市场──今日青年文化的跑道张士军青年文化-现代企业的信息源西方「软饮料」与投资乐园文化价值「无烟产业」考察当代青年文化的流变,我不难发现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经过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亦即由政治型向社会型转换,由社会型向经济型转换。早在1964年,霍尔和惠内尔就把:青少年文化解释为真实和虚构的矛盾混和物——青年人的自我表现区域和商品化供应老的茂盛的放牧场。西方青年文化研究者更把“摇滚音乐”看作是“音乐工业界企图发展新的市场的结果。但它也是青年听众寻找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媒介的企图所致。”这样,青年文化已经不再的级仅是青年群体的精神共享物,而是具有经济功利性社会成员共同操作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青年文化的经济内涵日益丰富,因此,探讨青年文化的经济内涵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文化价值的“无烟产业”:“文化衫”、《红太阳》盒带与“追星族”的文化商品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等精神形态也进入市场之中,受价值规律制约。文化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化大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战以后,美国出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论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化生产由手工操作的生产转入批量的社会化生产,精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