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北伐革命胜利进军的推动下,上海举行三次武装起义,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起义的最高决策者。起义胜利后,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目,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陈独秀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责任。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鲁迅有首很有意思的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他这样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荃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在“文章如土”、“芳林寥落”的中国文坛,鲁迅翘首东望,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总引起他不尽的思绪,他何尝不愿化解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14.
鲁迅逝世10年后,郭沫若在一篇纪念文章中,为自己未能与鲁迅谋面而追悔莫及。他说:“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竞失掉了见面的机会。”他们究竟为什么屡次失之交臂?个中缘由确实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1945年,毛泽东在山城重庆住了43天,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和团结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老百姓心中如镜般透亮……  相似文献   
16.
偶像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编辑《新青年》,兴起新文化运动,一时成为进步青年崇拜的偶像。此时,毛泽东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他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并在  相似文献   
17.
1929年,正是陈独秀的知命之年。此时,他早已被排斥在中共中央领导层之外,隐居于上海的一条里弄。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每每想起一生的追求与奋斗,他的心中不免涌起悲凉的心绪。他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在使命与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1959年4月18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少奇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隔六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他又连任国家主席,直至1969年11月12日他在河南开封含怨逝世。十年岁月,十年风雨,共和国经历了从“大跃进”到“文革”的动荡岁月,刘少奇正是在如此艰难而困惑的年代中,履任了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荣辱升沉,竟与一个外国人息息相关。这个外国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意见,与他的主张几乎毫无二致,他由此与这个外国人相识相交,并公开进行党内反对派的活动。尽管他与这个外国人素未谋面,但是,这个外国人真挚的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视其为知音和朋友。  相似文献   
20.
亨利·基辛格是美国著名学者和外交家,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两国最高级会谈的先行官。他与毛泽东有过多次热情的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