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 当这首欢快活泼、富有浓郁维吾尔族风情的新疆民歌响起时,人们自然就会沉浸于新疆美丽的田园、牧场、戈壁、雪山、葡萄架、冬不拉……有谁会想到这其实是一首屯垦戍边的赞歌呢?  相似文献   
4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数十万戍边守疆部队的给养问题,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新疆、东北、和云南等地,开展大规模的军垦活动,这一活动对于解决部队给养,稳定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垦活动中,诞生了大量的歌曲,这些歌曲丰富了军垦官兵的生活,鼓舞了军垦官兵的士气,有的甚至传唱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3,(15):44-4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诞生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一个叫堂上村的小山村。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整整6年的时间,担任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副队长的曹火星在这个小山村教儿童团唱歌,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有一天夜晚,曹火星盘腿坐在老乡们平时用来祈求平安的龙王庙土炕上,伏在一个小木桌前,用当地民歌"霸王鞭"的曲调,边唱边  相似文献   
44.
在许多重大问题都已经经过或正面临着重新命名和阐释的中国当代文论中,文学风格构成论的理论建构显得相当粗疏和教条化,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风格的三大特质的基础上,对文学风格构成论进行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45.
18岁那年,彭丽媛被总政歌舞团录取,成为一名文艺兵。从此.她的足迹踏遍祖国最边远的营房哨所,她的身影出现在抗震救灾慰问官兵的行列。在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有着27年军龄的老兵,彭丽媛推出她的第一张军旅歌曲专辑,其主打歌《我的士兵兄弟》中,彭丽媛饱含深情地把士兵对人民的爱唱了出来.把自己对士兵兄弟的深情厚谊唱了出来。  相似文献   
46.
正1997年,中国发生了3件让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大事。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举国再以"小平,你好"送走了老人,此时距香港回归只剩131天,老人生前表示过要到回归的香港看一看,未能如愿。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当日零时江泽民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开始履行防务职责。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党的重要会议,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继往开来""承前启  相似文献   
47.
正18岁那年,彭丽媛被总政歌舞团录取,成为一名文艺兵。从此,她的足迹踏遍祖国最边远的营房哨所,她的身影出现在抗震救灾慰问官兵的行列,她的歌声荡漾在绿色军营每一个战士的心田。从总政歌舞团的一名独唱演员到总政歌舞团的团长,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彭  相似文献   
48.
1997年5月9日,对76岁的姚筱舟老人来说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前去参加第十七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晚上8点在上海电视广播大厦四楼演播厅舞台上,导演与主持人精心策划,安排了这样一个温馨时刻,带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现场他第一次见到了作曲家朱践耳和已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才旦卓玛。在雷鸣般的掌声和照相机闪光灯的包围下,他们三人忘情  相似文献   
49.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的缔造者,在他一生的革命岁月中,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抒发了自己波涛汹涌的情感世界,《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著名诗词之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相似文献   
50.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宣布过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一首是《茉莉花》,另一首就是《沂蒙山小调》。在山东省费县第三高峰蒙山望海楼山下白石屋村,耸立着两块巨形花岗石,一块镌刻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8个大字,另一块正面镌刻着广为传唱的《沂蒙山小调》歌词和乐谱,背面镌刻着《沂蒙山小调》诞生记。我们从诞生记中了解到这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它的词作者和曲作者是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团员阮若珊和李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