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埃斯库洛斯的<奥瑞斯提亚>、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以及萨特的<苍蝇>尽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相同的神话原型结构却一以贯之,它们对神话原型结构的"复活"不是简单的再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这一原型结构又发生了"置换变异",因而变异了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对党章的学习,只停留在通读一遍党章,了解一下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知道一些条文上,那还不能叫真学。我以为,这既要结合党的历史,又要结合现实问题来学。学习党章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章。在贯彻党章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带头模范遵守党章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协作中补充自身的不足,是市场取向的区域竞争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策略.面对济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与形势,济南必须确立"竞争扬长,协作避短"的发展策略建设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竞争与协作中增强实力;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动态集聚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人论坛     
以前我们对文学的评价和所 赋予的地位过高,这和历代封建王 朝统治者的推崇和科举制度是分不 开的。因为有些封建皇帝本身并不 是励精图治的统治者,却是文采出 众的大文学家。后来一味强调文学 治世的作用,文学家只要写出被政 治家喜欢和欣赏的作品,就会得到 高官厚禄,这些无形当中都提高了 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 一没有科举,二没有随意拔高文学 的功能,文学自然要回落到应有的 位置。另外,文学自身也存在许多 问题。打个比方说,文学好象是一 个自由市场,谁都可以随便来逛逛。 许多年轻的作者,作品的语言虽然 很老练,…  相似文献   
15.
美感教育谈     
美感教育就是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公推直选”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陕西省洛川县“三推一考一选”办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向钧,原名向俊奇,1906年3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平绥乡石洞村(现向家镇山坡衬)。向钧的父亲向理卿早年科举未中,投笔从商。向钧的祖父、外祖父均设馆授徒。向钧5岁便在祖父门下读书。祖父常以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故事,激发他探求新知的兴趣。两年以后,向钧到离家五里的东山寺小学校读新学。毕业后转入作民高等小学堂读书。新书课文给了向钧许多新知识,使他知道了“孙中山,是伟人。废帝刺,立共和”等许多新事理,  相似文献   
18.
张岩 《奋斗》2007,(3):27-28
踏访克山县西河镇保胜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漂亮整洁的民居,让人们时时感受到这个村的富足和美丽。2001年,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成立后,在加大种植业调整力度的同时,通过开展富裕、知识、新风、娱乐“四进农户”活动,使这个村成了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蕴藏着无限商机,我们向所有的台湾企业家敞开大门。”黑龙江省副省长王振川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孔子弟子、孔门后学的研究是原始儒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孔子的学说赖于孔子后学而传。"孔子殁后,儒分为八"的说法来自于《韩非子.显学》,本文立足史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和政治背景,进而重新审视和研究"儒分为八"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