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之所以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具有50多年执政历史并将长期执政的党,是一个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继续深入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因而执政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征,执好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任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围绕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也都必须以党执政的成效来检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革命战争年代 ,作为以武装斗争为手段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运用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团结了真正的朋友 ,打击帝国主义及国内各种反动阶级 ,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 ;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政权 ,成为执政党后 ,在如何对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上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最终走向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3.
张希贤 《理论前沿》2004,(17):40-41
科学发展观,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范畴。落实科学发展观,属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问题。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4.
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于2001年9月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并且又把今年确定为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转变党的作风,需要全党同志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而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只有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才能带领全党同志共同转变党的作风,从而使我们党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特约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张希贤副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生班的学员,就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品格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希贤认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位思想品格和行为品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在执政活动中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的基本表现。梁代生认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当代领导干部为人民利益而奉献终身的勤政品格,是党的干部“官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张大能认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当代领导干部应努力追求的廉政品格,要具备这一品格必须乐于清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孟永华认为.塑造“胸怀坦荡、从谏如流”的领导品格,对于领导干部带头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龚琳认为,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领导干部具有“严于律己、严于律家”的自律品格,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家庭观。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道德观的重要内容。包桂英认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历史使命、时代要求、自身修养和现实需要出发,继续保持和弘扬“励精图志、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刘兆第认为,党的领导干部施政处事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要具有“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处事品格。黄海波认为.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具有“不断追求、勇于创新”的进取品格。  相似文献   
35.
走进新时代     
张希贤 《半月谈》2017,(20):26-28
  相似文献   
36.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两年来,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教育、实践、四查、整建”四位一体贯彻推进模式,是党的建设的一次伟大新探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创新成果,对于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论"以德治国"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包括行德政而治国和施德教而化民两个内涵.前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者是指用新型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做社会主义新人.以德治国重在教化,要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坚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之际,本文试图通过探析党的纲领的独特发展道路,研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独特发展规律,以激励和鞭策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共产主义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航船胜利地驶向彼岸。   从中国国情出发,将党的纲领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并使二者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纲领的第一个特征。   党的创立时期,俄国革命道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部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把“道路”和“纲领”两者具体应用于中国的实际国情…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进入到这些新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党员也日益增多。由于新经济组织的性质、特征及其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我们有些同志的党员身份在企业中处于不公开或半公开状态,部分党员存在求实惠心理,认为"只要能挣钱,不管党和团",组织观念淡薄,党性观念弱化。新经济组织中党员意识淡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0.
[重要观点]学风决定文风,文风决定作风。否则《改变我们的学习》那篇光辉篇章就不会流传至今了。眼下全国正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不妨重提一下反对党八股,先从改变文风和学风开始。非此,不足以转变我们的作风,非此,不足以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主要内容]一,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