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黄玉顺 《理论学刊》2023,(1):135-144
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包括女性之美和男性之美,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觉醒,其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自由表达。《诗经》里的“美”字全部出现在《国风》中,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首先出现在民众中,即并不是后儒解释的伦理政治思想。同时,《诗经》不仅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诗学反思,而且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美学反思,即是艺术美学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