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言语作品中语句的具体意义呈现丰富多彩、灵活变异的形态,这是因为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使静态的语言意义转化成了动态的言语意义。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表现为限定与调节、解释与确定和生成三个方面。语境制约语句意义形成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单义化、具体化、补充和丰富以及意义化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2.
在试点工作中,北京军区某防空旅党委聘请59名学习实践活动监督员、兵情兵心联络员、党委决策咨询员(以下简称"三员"),全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凝聚了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3.
在俄罗斯十几年的改革历史中,转型期已接近尾声.大部分俄罗斯人已经摆脱了国内的不稳定感觉.这是近日公布的<俄罗斯人眼中的俄罗斯十年改革报告>作出的结论.这项报告是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学研究所和俄罗斯社会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众多学者多年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学者们对俄罗斯人进行了多年的社会调查,最终发现,俄罗斯人已经适应了新的现实,并且比较乐观地看待未来.  相似文献   
44.
民间反扒是利益格局失衡的产物,不能笼统地将民间反扒归入见义勇为的范畴。无论从宪法层面,还是从刑法层面来考量,民间反扒具有正当防卫的特征。民间反扒对现行警察权提出某种潜在的挑战。警方应主动将民间反扒纳入警察反扒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5.
张洪波 《政法学刊》2008,25(4):108-112
从传统警察国到现代法治国的转变意味着重新调整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分配格局,随着私权利的扩张进入到警察权管控的公共领域,冲突至始而生。公共舆论视野下警察权的行使以公共场所的物理空间为权利的自由基础,以公共舆论的理性达成为权利的原则。警察权的现实转变根源于自由主义理念的深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运用,最终将保障私权利的安全性和最大化。  相似文献   
46.
警察职权在世界警务改革中日益受到关注 ,中国警察在职权的行使中尽管绩效显著 ,但仍因相关理论的匮乏而导致其具体的原则不甚规范。英美、大陆两大法系在警察职权的规制上各有优长。大陆法系以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使警察职权的种类、原则、程序明确化 ,重在结果 ;英美法系侧重职权行为过程 ,通过合理设计程序 ,增进效率。警察职权范式应是一定时期内警察科学共同体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 ,是对警察职权的优化组合。我国警察职权的范式应该从警察职权的分类和原则着手建构。  相似文献   
47.
人们对“暗中执法”的争论为时已久。2005年12月,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媒体所称“暗中执法”予以澄清,认为“暗中执法”概念主要指交通监控方式或者措施,对此“不能说这是暗中执法,这也是属于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所允许  相似文献   
48.
2005年8月30日,在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李肇星兴致勃勃地拍摄拉萨火车站。2007年4月27日,刚刚从外交部长职位上卸任的李肇星,受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邀请来到济南,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作专题报告。27日晚上10点,记者在山东大厦见到了  相似文献   
49.
法学教学方法在我国公安院校一直举步维艰 ,原因是传统法学院系的教学法 ,如大陆法系的讲授法 ,英美法系的案例分析及模拟法庭 ,均不适合公安院校教学的特殊需求。 90年代美国的诊所式法学教学给法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公安院校法学教学可借鉴其方法 ,进行情境案例教学 ,即通过个案的情境营造来追溯法理。这是一种可能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50.
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客观上可不以行为的共同性为要件 ,而是强调加害人的不确定性 ,异地、异时、异质的危险行为也可构成共同危险行为 ;主观上因加害人客观上的关联共同的存在 ,故意或过失均可构成共同危险行为。在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中 ,应该充分关注国外的相关法律及其理论的最新发展。对于共同危险行为来说 ,如何权衡受害人与事实上的非侵害人的利益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