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影响公安机关驾驭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不利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科技发展方面的,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方面的。公安机关应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困扰,从健全、完善法律制度;改善警察公共关系;强化民警的业务培训;从优待警;信息化建设;构建虚拟社会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等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指1991年7月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公安高等专科院校统编试用教材。这部《教程》既可以作为公安院校的法律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公安院校治安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该《教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蓝本,按照《条例》的  相似文献   
13.
卖淫嫖娼和色情陪侍活动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淫嫖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是社会腐败的一种表现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耻辱。特别是近几年由“三陪”演变而来的色情陪侍活动 ,与卖淫嫖娼活动交织在一起 ,使这一丑恶现象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治与打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有效地遏制和减少这类丑恶现象的发生 ,净化社会环境 ,打击和处理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本文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并针对这一现象的特点 ,从理论上、法律上和治理对策上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续明 《公安教育》2005,(11):32-34
一、由“大接访”引发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思考(一)对“大接访”活动的认识“大接访”即公安“大接访”,指的是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公安机关敞开大门接待群众信访。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组织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是我国公安机关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人民公安为人民,公民有权利到公安机关信访,这不仅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还是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公安机关不仅尊重、保障群众的权益,还要方便群众来信来访,不仅可以到派出机构信访,还可到县、市、省公安…  相似文献   
15.
治安案件是公安行政案件中一种最常见、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政案件之一。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是案件的灵魂。证据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联结点。证据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有关治安案件证据的研究会对其他公安行政案件证据研究起着指导和借鉴作用。文章仅就对治安案件证据的认识、收集的方法与技巧、审查、立法建议等相关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公安机关在新时期办理治安案件及处理相关治安问题将有法可依,履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的职责、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张续明 《公安教育》2009,(1):32-32,33-35
目前,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工作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严峻考验,分析公安行政办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是规范公安行政办案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公安干警更好地了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基本精神,把握其精髓,本文科学分析了《纪律条令》出台的历史背景;系统阐述了其政治特色和引人瞩目的四大特点;论述了严守纪律是人民警察的天职,以及该条令对促进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治安管理法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秩序实施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综合性法律之一。在执法实践中,除了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外,还要注意结合其他配套法规去全面适用,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在理解和适用上符合立法原意,才能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作为我国涉及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大处罚 (治安处罚、刑罚、劳动教养 )体系之一 ,法律法规对其适用的对象和地域范围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它不同于其他处罚的重要区别是有其对象和地域范围的限制 ,即行为人尽管实施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但如不符合一定的对象和地域条件 ,就不能适用劳动教养。本文仅就目前劳教法规的有关规定 ,对当前办理劳教案件适用的对象和地域范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并对这一制度在此方面的缺陷与完善提出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