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还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每占一地,相关大公司马上跟进,或灭油井大火,或重建港口,或忙着“掏油”。前边打仗,后面重建,边打边建,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国外舆论甚至将其形容为战场上的“另类奇观”。这实际上反映了美攻打伊拉克在经济上的急切期待。目前,伊拉克重建“大饼”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桌上。面对庞大的经济利益,各方都紧盯着这块诱人的“大饼”,盘算着怎么分、怎么吃?  相似文献   
32.
张运成 《人民论坛》2021,(2):102-105
经济民族主义出现后即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共生,时而兴起,时而潜伏。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陷入严重不确定和危险状态,宽容融合者兴,狭隘排他者衰,经济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不会在全球高奏凯歌。中国选择也必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主动加大与世界的经济“黏性”,努力塑造向心力、吸引力,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疫情后新变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伊拉克战争影响世界经济飘忽不定,油价动荡、股市波动、美元走跌、投资者犹豫不决,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世界经济在2003年增长将更加缓慢。而美国、英国不顾世界反战的呼声,撇开联合国,公然发起这场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伊拉克拥有的丰富石油资源。通过战争从中东“掏油”,以捍卫“石油美元”地位。然而,美国经济能否因战争而获起色呢?  相似文献   
34.
对全球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9·1 1”之后 ,人们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到了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等问题上。今年 2月“世界经济论坛”在纽约召开的年会和“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召开的年会 ,却使沉寂半年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一更重要的世界发展主题重新突出出来。“9·1 1事件”的强烈震憾及其暴露出的世界性深层次问题 ,令关心人类未来命运的智者自然陷入了沉思与长考 :经历了“9·1 1”之后 ,我们究竟应如何认识全球化和与之相伴的反全球化问题 ?带着这一严肃而又不易回答的问题 ,本期我们特邀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七位专家举行对谈 ,这些对谈可能还不够深入 ,有些看法也不一定准确 ,我们只是希望籍此引起更多人对该问题的重视和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5.
刚刚过去的2003年,国际形势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关系出 现新的调整。但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依旧在曲折中发展,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国际政治:“单极”与“多极”矛盾加深 XINGSHI 当前国际秩序有三种认识模式:单极霸权、单极主导下的多极合作、 多极均势。总体而言,国际社会将朝着有利于多极化方向发展。 2003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调整变化最为剧烈的一年。其中, 伊拉克战争是牵动国际关系的主线,随后而起的“朝核问题”成为引发全 年总体国际形势演变的另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36.
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置全球反战浪潮于不顾,终于在3月20日打响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遭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停止战争,回到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战争已经进入第五天,人们看到,伊拉克人民遭受着战火的磨难,美英士兵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37.
世界经济前景与中国外部经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 ,“9·1 1”恐怖袭击、大公司会计丑闻、伊拉克战争以及SARS等一连串冲击 ,使得本该有力反弹的世界经济陷于缓慢复苏和摇摆之中。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回升步伐加快 ,美国、日本两大经济体的增幅高于预期 ,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相继调高了对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测 ,市场气氛也在持续升温。这是否意味着这几年的经济“病容”将一扫而光 ?稳定增长的基础是否坚实 ,未来三五年的前景又会如何 ?哪些深层因素在掣肘世界经济的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日益凸显的“中国因素” ?带着这些问题 ,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陶坚研究员及世界经济研究室的几位学者举行对谈 ,希望有助于您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8.
从伊拉克危机爆发、开战直至结束的时间里,世界经济一直被绑在“战车”之上,拖延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当前,美、欧、日这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才是世界经济的根本问题。虽然伊拉克战争阶段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不会因此走出不确定的状况。“苦李子定理”的启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曾说:“在有纪录的3421年历史中,只有268年没有战争!”可见,战争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经过路边一棵李子树时,别的小孩都去摘,唯有王戎不动。旁边的大人问之,王戎回答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来往行…  相似文献   
39.
八国集团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 1 -3日 ,八国集团 (G8)在法国东南部小城埃维昂举行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中国作为“南方”国家的代表之一与会 ,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南方”主要国家一起 ,代表“南方”国家与G8对话。由于这是中国与G8首次正面接触 ,是双方“第一次握手” ,这届G8峰会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中国与G8正面接触有何特殊的国际政治涵义 ?它对中国预示了什么 ?对G8又预示什么 ?G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与G8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发展 ?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 ,本期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现辑录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0.
战略新起点 主持人: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中国的“家底”更厚实,自信心更强。怎样评价这个新的战略起点? 张运成:中国人对人均DP1000美元的追求,是基于改革开放后所产生的一种历史情结。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积贫积弱,人们对富有和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