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基层公路部门,就是要认真研究区域内公路发展现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2.
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军事法的部门法地位存有争论,这与学者们对军事法的概念、性质和调整对象的不同界定有关。在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体系架构中,军事权属于独立的国家权力,作为对军事权进行法律规制,调整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军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军事法,具备独立的部门法属性。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抑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界定,军事法都无法为其他法律部门所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应当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23.
夜郎文明源远流长司马迁《史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李白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千百年来,无数的浪漫诗情沁染着夜郎。  相似文献   
24.
经历了19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块东方古老土地上所发生的神奇变化,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地处中国周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个原本十分清楚的问题纷纷提出质疑。最富代表性的莫过于在中国进行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创始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25.
1995年3月,宋少元与人合作投资办起了峨眉山市川主矸砖厂,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26.
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这是社会主义理论 和实践所必然面对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重大失误, 其根源就在于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和背离。邓小平同 志在正确把握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 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地揭示出社会 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找到了实现 这一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从而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彭刚  刘可佳 《人民论坛》2012,(2):34-35,160
从沙皇俄国到社会主义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其争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独特的历史岁月,既开创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日益深化、颓势难转的大背景下,以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以实现现代化为核心的重振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8.
一、债权的保全概述债权人为了确保债权获得清偿,可以根据民法规定的债的担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应用两种担保制度即“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的债权原则上是以债务人的总财产为担保,债务人财产的增减与债权人的利害关系甚大。如果债的关系成立后,债务人有能力行使,而不行使或者以自己的行为积极地使其财产减少,债权人当然不能坐视其自身的权利、利益受损而不顾。所以在立法上法律又赋予债权人两种权利,就有确保债权得以清偿的可能。这就是称为债权的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29.
辽宁省开原市纪委为进一步推进全市软环境建设年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针对以下十种行为设立警戒线:  相似文献   
30.
彭刚 《人民论坛》2012,(19):68-69
为什么无论是像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像东欧的转轨国家都可以在国有化与私有化之间进行频繁、随机的政策转换,而一到中国的场合,便成为了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泛滥呢。显然,美国政客的指责既不客观,也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