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  相似文献   
12.
本期出版之日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立 80周年纪念日。本刊特设建党 80周年专栏 ,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党的 80年历程是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80年 ,是中华民族从深受帝国主义凌辱走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80年 ,是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 80年。 80年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从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领导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现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不断创新 ,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继续前进。七一前夕 ,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纪念建党 80周年理论研讨会 ,研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本专栏刊登的几篇文章 ,是部分领导与学者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3.
民主执政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民主执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内容,体现出现代政治学理论中若干指导原则。只有自觉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把民主执政与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是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党的总路线、总方针的制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与失败、前进与倒退,无不与对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有关。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端正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因而使党的路线走上了正确轨道。当然,这一认识现在还没有完结,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加深认识,使之更符合实际,更接近真理。本文仅就对社会主义总体认识的某些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5.
民主制度总是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公开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这种公开性,民主制度就不存在了。只不过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民主制度下,公开性只是限制在剥削阶级的范围内罢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公开,而且也向全社会实行一定的公开.这是民主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当然这种公开是有很大限度的,政府和财阀集团的秘密交易、政府成员与财阀的私下交易,是不可能向全社会公开的。这种情况是由剥削阶级国家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就决定了它必须和完全可能向人民群众实行公开性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无自己的私利,它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没有任何东西向群众隐瞒。这个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同样应该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向人民群众实行公开性原则。列宁在论述苏维埃政权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一整套改革的方针政策。它的贯彻执行,必将在我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一个繁荣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仅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概念。现在有必要对这个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又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与马  相似文献   
19.
徐鸿武 《新视野》2006,4(4):8-9
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最高形式,共和国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邦共和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普遍的国家形式,社会主义赋予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真实性内容。研究人民共和国的理念特征、伦理特征、制度特征、治理特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是他的整合性特点、先进性精髓、时代性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应对新世纪新挑战的战略指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党经验的集中总结,是加强党性修养和党风建设,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