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值此著名学者高放教授的八十华诞,读他的重要著作<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感受很深.其史证的研究方法、求真的学术风格、精研的治学精神寓于全书各篇文章之中.  相似文献   
32.
缅怀丰功伟绩,弘扬崇高风范徐鸿武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永炳史册。邓小平同志是时代伟人。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群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这个真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人民富起...  相似文献   
33.
从社会基础再造视角探索农村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三农”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可能。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深刻的社会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更容不得简单化、做表面文章,必须密切结合农村实际,深入把握农村社会机理和发展脉络,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找寻有效的化解难题之策。王立胜同志的新著《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别于其他研究“三农”问题的传统思路,选择“社会基础再造”这一新的视角,寻求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道路,从而拓宽了研究“三农”问题的视野,颇具新意。“社会基础再造”由作者首先提出,书中对其概念范畴作了系统论析。作者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提出“社会基础再造”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各种因素促成的农民之间、农民与社会各阶层之间,农民与国家、市场之间的特定连接关系,以及由这种特定连接关系形成的某种制度化的关系模式。在这里提出了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国家、农民与市场三种基本关系,以及制度化了的关系模式。这些重要观点和命...  相似文献   
34.
对政府职能研究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现阶段研究政府职能的主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行政边界理论;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理论;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理论等。对这些理论成果的分析,对于我们深化政府职能的认识,推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5.
徐鸿武 《新视野》2003,(3):79-79
王振海教授的新著《公共职位论纲——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研究》,近期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与分析工具,围绕公共职位这一核心概念,构建起一套全新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崭新的概念、命题、理论,而且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符合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国际潮流和我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发展的未来方向的学理路径,是近几年来我国政治理论界有深度、有力度、有创新意味的著作之一。该著抓住了政治领域一个司空见惯但又始终未能作为基本变量,分析政治现象的因素——公共职位…  相似文献   
36.
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 ,也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把深邃的哲学思想与高超的治理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的“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其典型代表。他曾指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所做的事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 ,圣人教育应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他还指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可见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 ,而是遵“道”。“道”是什么 ?“道”者自然规律也。他还说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 ,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  相似文献   
37.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表现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表现为具有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实践行动,同时还应该表现为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战略意识,并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共产党员应该具有时代挑战意识、历史责任意识和居安思危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38.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39.
当代西方民主思潮,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产生的各种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流派。深入了解和剖析这些思潮,对于把握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作用。 在众多的当代西方民主理论流派中,较为典型的有多元民主论、精英民主论、技术民主论、参与民主论等。 (一)多元民主论 多元民主论,其中心思想是各种利益集团分享政治权力,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各利益集团也成为权力中心,民主成为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 多元民主的思想早在近代就产生了。19  相似文献   
40.
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党内民主,建设执政党的政党文明,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战略目标的关键。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应该从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建设与基本制度建设做起。 第一,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克服党员民主权利虚泛化倾向。 党员民主权利行使的程度,是党内民主建设成效的首要标志,也是政党文明的首要标志。什么是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就是让广大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