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治文明与依法行政之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与政治文明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标志和有力保障 ,而依法行政又是法治的核心和关键。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必以法治特别是行政法治的实现为条件。政治文明与依法行政必须在制度层面、观念层面、运作层面及保障层面找到契合点 ,使二者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党风与廉政建设,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具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廉政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1.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关系到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干部腐败、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个危险必须引起全党的警觉。“我们的各级领导,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这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刷、平文选》第二卷,第1的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  相似文献   
13.
关于税利,人们并不陌生,是税收(金)和利润的统称,很明显,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和经济范畴。税款征收是行政征收的核心内容,而国家向国有企业提取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应通过行政契约加以规范和调节,它们分属不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应混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不去认识、理解和严格区分,时至今日,在许多政府官员的讲话里、企业领导人的谈话中以及众多新闻媒体的理论文章到统计报表,当介绍和宣传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及生产经营业绩时,经常会看到“实现利税××”、“完成利税××”等等。应该说这是极不正常的,这不仅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紧密联系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实践,阐述了民族自治 地方财政的基本内涵、构成、地位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它推动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步入更高层次。为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应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与行政执法的水平 ,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及公务员制度 ,实现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法治,即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人类的最佳路径选择。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和50年的宪政实践为宏观背景,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托,以法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功能及其变迁;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指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设定了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加快《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构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的解释制度;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目标。自治州是多民族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层级的行政建制,伴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州也必将走上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逐步有条件的"撤州建市(自治市)"将成为其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相适应,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权益,成为民族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董必武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十分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法制思想是其法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考察了董必武同志在各历史阶段有关民族法制建设问题的重要论述,概述了董必武同志民族法制思想的精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宪法权威;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合作,促进民族发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国家法律在民族地区的有效实施;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让各民族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并指出了董必武同志的民族法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的目标选择是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提出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目标选择的对策及思路:重构民族自治地方财源体系;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