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团结统一的基础。这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三个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党实现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体现在党的理论和纲领方面,集中表现在对待党的基本路线上,这是党实现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从而奠定党的团结统一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2.
从政治发展视域看群众概念的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党依靠力量视角对群众概念予以界定,缺少对群众个体利益、作用的现实考量,需要重新审视.一方面,群众的外延在扩大,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包含新兴阶层等在内的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对群众内涵的认识有待深化.这样,有利于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3.
当前党群关系的发展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个考验",同时突出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群众求发展愿望迫切,发展成为第一要义.二是群众的理性人、经济人意识增强,利益关系越来越凸显.三是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四是群体性事件增多,对抗性增强.五是党群矛盾复杂性增强,解决难度加大.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不断满足群众的政治、文化需求.坚持不断改善民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44.
戴立兴 《中国监察》2009,(13):30-3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5.
密切党群关系,应深化对群众内涵、政党功能和党群关系实质三个问题的认识.深化对群众内涵的认识,必须更多地考虑群众乃至个体的权利;深化对政党功能的认识,必须增强党的社会包容性、突出党群关系建设的利益导向;深化对党群关系实质的认识,必须巩固群众基础、增进执政合法性,加强绩效、法理、廉洁、文化四项合法性建设,全面巩固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46.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有领导核心的引领、对人民至上的坚守和来自斗争精神的滋养及自我革命的淬炼。  相似文献   
4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进行公司制改造,而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是搞好这些企业的重要条件。 一、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领导体制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48.
戴立兴  张莉 《前线》2023,(6):19-2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党的领导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归根结底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党的领导确保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方向、制度建立、实践参与、法治基础等。实践表明,我们党所领导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党内问责制,是指对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职责行为追究党内责任的制度。党内问责的种类,主要分为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内问责的内容,主要涉及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不力、维护群众利益不力等11个方面的失职失责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