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今日桃花源     
小舟沿着平静的沅江顺流而下.船上的老渔民头戴斗笠,手扶摇橹,身边挂着鱼网.他不时地向我们介绍左岸青山的几处古迹."这里离桃花源不远了!"他指着江畔的一条溪谷——桃花溪说道.  相似文献   
12.
纵观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学界多偏重于宏观理论探讨,其研究多停留在国际体系、结构、制度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分析上,而从决策者个体心理的微观层次上:分析国际关系的理论却并不多见。而美国学者罗伯特·杰维斯著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相似文献   
13.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一个平等社会而形成的新型宗教.锡克教通过建立桑格特(Sangat,公共圣会)、旁格特(Pangat,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和入教仪式(洗礼)等宗教体制实践平等的教义,从而形成了一个没有种姓的锡克教社会.  相似文献   
1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日本政府一直实行"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追随美国承认台湾当局,另一方面逐渐扩大与大陆之间的民间贸易。到1962年,中日缔结了战后第一个长期民间贸易备忘录(LT贸易),双边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然而,台湾当局利用日本国内的亲台湾派等渠道极力阻挠。由于这一问题与日本的国内政治斗争相纠缠,池田内阁最终对台作出妥协,使中日民间贸易遭受挫折。本文充分利用中、日、英三种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政经分离"原则的内在矛盾以及日本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5.
<正>这本书的论题是十分新颖的,其背景是席卷全球的规制缓和或规制改革。如何摆正国家规制的地位,如何扩大民众的参与,如何利用民间的活力,行政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虽然按照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区分了"华夏"与"夷狄",但总的来说,中华文化仍是通过较为和平的"修文德以来之"的做法,促进周边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加入"大一统"之天下秩序的。具体来说,从文教传播和夷夏关系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大一统"体制至少包含四种具体形态,即周制、汉制、北魏和唐制。考察这些形态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探讨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日娜 《学理论》2015,(8):76-77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分析蒙古族发展中的饮食、住房与交通、婚丧嫁娶等几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得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嫁娶对当代的启示如下: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容错纠错机制具有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和激励探索创新的双重目标导向,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应对基层干部避责不为的问题,通过与问责制度的有效结合,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打消“怕问责”的顾虑;另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响应改革发展要求,能够激励公职人员探索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当前存在容错偏向于一般性失误的问题,容错纠错机制的激励作用并未凸显,容错程序偏重于事后容错等问题影响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实效,对此本文提出健全容错纠错防错全流程衔接、采取事前容错与事后容错双路径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横向“1+N”制度体系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