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正>目前,北京市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覆盖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用电、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体育运动、网络、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诸领域,时限跨越任何一个时段。安全教育的手段及技术有人人传授教育、人机演习培训、人环境访问教学、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培训等。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和训练师生员工识别危险,学会安全,解决"如何获得安全"的问题,并为此开展了针对性的演练。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2.
本文认为:人类与一般生物相比,最根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人类也有一套生殖遗传的基因信息系统;而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人类另有一套社会传承的文化信息系统。文化信息是社会表现型的,其基本单位即思想(概念或形象),保存范围即社会共同体,传递方式为社会传承,传递载体为语言(及其各种变体形式)。文章具体探讨了语言作为文化信息传递载体的必然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3.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世纪之交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党校作为直接为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眼务的学校,如何在大局下找准位置,适应和促进两个转变,是一个事关党校办学方向,决定党校工作有无生机和活力的重大课题,本文联系地级党校实际作些探讨。(一)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教育培训干部的学校。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中,党校应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最主要的职责是尽快培养出政治合格、素质优良、数量充裕的领导人才。在这里,从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4.
近年来,部队有些官兵心中疑议:时下社会上热衷“下海”、致富,人们都唱“潇洒走一回”,我们还提艰苦奋斗,是不是太寒酸?再说,前些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时,曾说搞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又提艰苦奋斗,这两个理是否相悖?细想想,这还确实是对“热点”问题的思考,实在很有必要释开这个疑团。这个疑问,说到底是对追求美好生活与提倡艰苦奋斗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肯定地说,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虽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195.
鄱阳湖西部边缘一连串的卫星湖中,有一座长满芦苇的桨潭湖,古老的博阳河入太湖中蜿蜒穿过。洪水季节,湖河一体,大水茫茫一片,浆潭湖成了部阳湖的湖汊。秋冬水退,它又独立成湖。浆潭湖边的红土岗上,有一座叫龚家嘴的村庄,村里的一位老人,从30年代起就天天在村头盼望远行的儿子归来。岁月更替,冬去春来,老人至死也没有等到自己心爱的儿子──长征路上牺牲的红三十一军参谋长龚炳章。(一)龚家嘴地处江西省星子县西南三县交界处,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有吃不尽的菱和藕,还有湖边岗阜上那漫山遍野的小竹笋与杜鹃花。6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96.
1966年底,性格豪爽、心直口快的陈毅在一些大会小会上放了几炮,讲了一些心里话,得罪了林彪、“四人帮”一伙。于是“陈毅是帝修反的忠实代言人!”“陈毅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等标语口号铺天盖地而来。眼见着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即将被打倒,周恩来总理忧心如焚,出于无奈,他向陈毅下达了一个任务:“不要讲话!”周恩来苦口婆心地解释:“这么大的国家,千头万  相似文献   
197.
亚南在《竞争与谋略》上撰文说,红军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江战役红军蒙受重大损失之后,中央“三人团”的博古、李德坚决主张中央红军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眼看着疲惫之师将钻入敌人布好的口袋,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毛泽东等力主改变行军方向,面向贵州。作为中央“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在最高决策机构中孤掌难鸣,感到无可奈何,毛  相似文献   
198.
透视中国司法公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汉朝 《法学论坛》2003,18(2):96-98
20 0 2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 ,中国法学会在北京举行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颁奖典礼。来自全国的法学家们聚集一起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 ,热烈讨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措施 ,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创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保障。嗣后 ,我刊特邀请新当选的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就新形势下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予以刊发 (排名不分先后 ,纯粹从版面编排考虑 )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9.
1991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0多年来,它对于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机制,规范民事诉讼秩序,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促进司法公正,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司法实践尤其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日渐突出,笔者现仅就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0.
近来,西方各国官方和报刊以颇大的兴头谈论波兰政局。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的主要顾问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波兰新政府总理,受命组阁,引起关注。他们认为,由非共产党人领导政府是波兰政局中出现的“极为理想的局面”,它标志“波兰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还说这为西方提供了“重绘欧洲蓝图的大好机会”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