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本文在对金融诈骗犯罪进行刑法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揭示金融诈骗犯罪的法律特征、表现形式和危害性,并建议公安机关在打击这类犯罪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我国刑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在坚持以国家工作人员为贪污罪法定基本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国有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通过特别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不断丰富和发展贪污罪主体的内涵。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类特殊贪污犯罪主体进行针对性研究,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相关法律的精神。  相似文献   
33.
本文探讨了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对特别防卫权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指出特别防卫权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强调要明确特别防卫的对象和限度,以保证法条的连贯性,防止滥用防卫权。  相似文献   
34.
在合理性和合法性之间:诱惑侦查的实践困惑与理论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早已适用于司法实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直没有出台.应构建诱惑侦查法律体系,进而推动相关立法的展开,赋予其一定的合法性.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应明确诱惑侦查的使用前提、使用原则、合法性构成要件,保证诱惑侦查使用的恰当性.  相似文献   
35.
当前,医疗事故纠纷日益增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医疗事故罪是刑法典新增设的罪名,在认定中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产生了诸多疑问,本文针对医疗事故罪的罪名、主体、主观认识、适用范围及医疗责任事故的鉴定等问题,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6.
一、基本案情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间,被告人纪礼明提供他人名下的境外信用卡,与被告人张建平等13人经共谋并约定分赃比例后,利用张建平等13名被告人控制或使用下的pos机,冒用信用卡真实持卡人的名义,先后多次刷卡套取现金或消费,共计731万余元,  相似文献   
37.
面对台湾当局一向内、内而三推行“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台塑集团董事K卜永庆说过这样一句话:“已有3万多家台商忍不下去f。”台湾一位战略评论家也说:“戒急用忍,还要忍多久y忍过了头,让台商喝西北风去!”事实也的确如此。近些年来,许多台商冲破重重阻力投资祖国大陆,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尤为可喜的是台湾大型石化业被阻挡多年以后,如今投资江苏沿江地区来势很猛。U前,台湾合成橡胶、和桐化11、国乔五化、奇美公司、南港化工、南亚石化等10多家大型石化企业相继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等地落户,江苏沿江地区作为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38.
刑法中的非典型自首主要是指准自首和行贿犯罪中的特别自首。非典型自首与一般自首存在一定差异,属于立法中拟制。对准自首范围的把握,应从立法本意出发,缩限解释"强制措施"与"正在服刑"的含义。应合理解释准自首交代余罪的性质,同种数罪在技术操作上可纳入余罪范畴。行贿犯罪中的特别自首是自首的一种,应注意与立功的区别。  相似文献   
39.
判案研读是以法说案.即通过对案例裁判理由的法理分析使读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法律逻辑思维.深入地理解立法精神。更加准确、严格的执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的案例应判决生效并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裁判理由的法理解析实际上就是对案件定罪量刑依据的研究。体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0.
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实施后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司法人员对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认定不一的问题。笔者基于该《解释》的相关规定 ,结合司法实践 ,对“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持枪抢劫”等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进行了探讨。同时 ,本文指出《解释》与刑法典之间存在如何协调的问题 ,笔者主张依据解释性质的不同 ,予以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